关于友谊、事业和亲情——西北工业大学几位老

辛亥革命网 2014-06-3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宋希英 马宇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这里发表的是西北工业大学的老毕业生马宇平先生和他同学之间的两封通信。这些老辈的大学生们为祖国的国防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

  编者按:这里发表的是西北工业大学的老毕业生马宇平先生和他同学之间的两封通信。这些老辈的大学生们为祖国的国防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默默无闻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无怨无悔。他们是平凡的,但更是伟大的。辛亥革命网谨向这些老辈的大学生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信函提供:余品绶) 

【马宇平致国内老同学】:

各位老同学们:

  我怀着感谢的心情转发我们西北工业大学5221班宋希英老同学的来信,尽管他也是年过古稀、而且还在为祖国的大飞机事业贡献余热、有工作在身,但他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毅然为我的一个托付,几经周折、一番辛苦、冒着炎热去咸阳看5222班的失联和患病的两个老同学。其行为、此情谊、这精神真让我感动,不管你认识不认识我的这几位同学,我借此机会将他的来信传给各位,分享的是一种精神和感受,若你感到不好,可以回信给我,就算打搅了。

  祝大家健康、愉快!

马宇平

2014年6月27日于洛杉矶

【宋希英致马宇平同学】:

《承诺践约之苦与乐》

  2014年6月12日夜,一个越洋长途电话,传来马宇平代表老同学们真情的重托,希望我能够联系到失联多年的杨金生和王文社并代表大家前去看望一下他们。这是老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又是一次难逢的机会,我欣然同意、义不容辞的答应下来。

  领受使命、肩负重担,为了不辜负学友们殷切的期待,根据早已失效的信息,我先委托亲友查询王文社的电话和住址,亲友们一周之内多次冒着酷暑,一波三折、终于得到了王文社家里的新电话,但不巧的是,王文社和老伴去西安女儿家看外孙,后又回礼泉农村老家休闲,所以七、八天以来日夜连续拨打,虽然家中的电话畅通,但却无人接听,几天来我心急如焚、疑虑重重、真不知该何去何从……

  正当我犯难发愁何时才能完成使命时,天公终于被感动、付予机会、给以促成。6月20日10:00左右,神使鬼差,我在工作之余随意拿起电话又给王文社家中拨打了一下,而此时,王文社从老家返回咸阳家中取了东西刚要锁门再次离开,就在这时,铃声响起,王文社止步返回,电话终于接通了、话匣子打开了、行动也就开始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匆匆赶赴咸阳,终于见到了王文社(下图)

 

当时我们一起相约,立刻前往西郊看望杨金生老同学

 

我与王文社看望杨金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