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峥嵘 风雷激荡(2)

辛亥革命网 2013-05-0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凌先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百年峥嵘,风雷激荡。百年前,中国爆发了震撼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

  平贵同志作为辛亥革命先烈的后裔,为了收集祖父、叔祖父当年的革命史料,以他在基层水文工作中磨练出来的坚韧毅力和严谨认真的作风,多年来循着祖辈的足迹,遍访先辈,奔波于京、沪、苏、浙、皖和台北等地,查阅档案馆、图书馆有关史料,同时搜集整理散落于民间的史料,饱含深情地写作,叙述刘氏家族“忠义传家”的感人事迹,从不同侧面来展示刘氏后人对“双烈”精神的传承和纪念。在《忆家父讲解向阳花》、《风雪龟山少年泪》、《心有吉祥香格拉》、《望夜空残月如钩》、《月当窗·祖母夜泣思雪恨》、《谒金门·祖母血衣击仇敌》、《谒金门·感念寺庙救助》、《谒金门·感怀家父忠义》、《谒金门·感恩家母》、《九张机·叹家父苦难人生》、《九张机·双烈后裔合影感怀》、《菩萨蛮·芜湖水校昼梦父》、《菩萨蛮·定军山归来夜梦母》、《鹊桥仙·赞家父川江驾船》、《渔家傲·家父三峡夜航》、《渔家傲·三峡浪子游》等诗词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作品风格亦箫亦剑,亦忧亦壮,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平贵同志还剖析了旧中国面临的各种矛盾和诸多问题,以朴素的思想感情,热情赞颂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以及辛亥革命精英人物黄兴、宋教仁、蔡锷、冯玉祥、李烈钧、柏文蔚,辛亥革命烈士徐锡麟、秋瑾,还有维新志士康有为、梁启超和“六君子”等人。同时,愤慨地谴责逆历史潮流而行的慈禧、袁世凯和倪嗣冲等反动人物。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孙中山与袁世凯》、《毕生追求“天下为公”的孙中山》、《梦想得“家天下”的奸雄袁世凯—摘梁启超口述笔录》等文章和《百年沧桑赞辛亥》、《辛亥革命颂》、《赞武昌起义》、《颂孙中山》、《赞李烈钧、柏文蔚》、《叹甲午风云》、《叹八国联军进北京》、《叹康梁百日维新》、《叹六君子喋血》、《斥慈禧擅权祸国》、《赞徐秋慷慨赴义》、《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诀别词续》、《九张机·悼秋瑾》、《满江红·悼徐锡麟》、《满江红·颂冯玉祥》、《满江红·布衣将军像片观感》、《满江红·赞辛亥新政》、《潇湘神·家母赞禁缠脚》、《斥袁世凯》、《痛斥袁世凯复辟》、《怒斥倪嗣冲》、《唾斥军阀走狗》、《诉衷情·叹孙中山辞职下野》、《诉衷情·惜黄兴英年早逝》、《长相思·蔡锷巧计回滇讨袁》、《.蝶恋花·赞蔡锷将军》、《蝶恋花·叹宋教仁被刺》、《蝶恋花·斥军阀混战》、《清平乐·瞻仰国父纪念馆感怀》等诗词中,或慷慨激昂、或低吟浅唱,以不同的风格,从不同的角度讴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赞美以孙中山、黄兴、蔡锷等革命先辈不畏艰辛、勇于奋斗的大无畏精神,彰显了他们的历史功绩和英雄品格。

  平贵同志还结合自身经历,对国家、民族、家庭和个人的幸与不幸等诸多事件,以赤子报国的坦荡情怀,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客观地评价。在《读中山先生建国方略》、《浅议盛世修志—新修方志要正视和重视辛亥革命史实》等文章和《风雪龟山少年泪》、《以诗为剑斩恨仇》、《心有吉祥香格拉》、《咏双烈墓地画》、《闻喜讯感怀》、《游云岫禅寺》、《赞袁老书阁花池》、《愁绪如江流》、《秋愁如秋雨》、《叹文革岁月荒唐》、《无题》、《答省图赠书留芳》、《赞上海图书馆》、《访台湾宝岛感怀》、《叹蒋公半世英雄》、《赞以和为贵》、《谢台湾文协孙女士》、《赞台北孙逸仙图书馆》、《谒金门·盼祖国统一》、《临江仙·人生岁月感赋》、《蝶恋花·游子呤》、《菩萨蛮·观侄女孩提照感怀》、《鹊桥仙·家母自许苦人星》、《点绛唇·华山夜雨奇遇》、《破阵子·叹文革浩劫》、《破阵子·赞改革开放》、《清平乐·赞和谐》等诗词中,表达出弘扬正义、追求美好和揭露黑暗、鞭挞邪恶的真实情感。

  文集还汇集了题词、图片、当地报道、时人感言,以及附录的史实资料,从而使对英烈的怀念情感更加浓烈,读后让人心潮澎湃,百感交集,回味无穷。

  一个民族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辛亥百年,岁月沧桑。回望历史,感受我们民族不屈不挠的奋进精神、牢记历史和历史进程中的仁人志士,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平贵同志作为辛亥后裔,对祖父、叔祖父的事迹,做了艰苦而细致的搜集整理,完成了《辛亥巢湖刘氏双烈》和《辛亥百年刘氏双烈纪念文集》的写作,他以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历史的高地对那场滴着烈士鲜血、中华儿女奋勇抗争的史实,进行重温、缅怀、仰望和思索,不断挖掘一个民族的永恒记忆,庄严咏唱着动人心魄的家国史诗,弘扬辛亥革命的爱国图强精神,读之让我们的灵魂能够得到些许洗礼,并以敬仰的目光审视历史的来路,更加清醒地看清我们光明的前路,确认我们在精神上的起点和方向,让无数仁人志士以鲜血和生命追逐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能够顺利成功地驶向光明的彼岸。

凌先有

二0一三年五月一日于北京

  编者注:凌先有,水利部离退休干部管理局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