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集(5)
辛亥革命网 2011-03-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小玉 查看:
“怎么回事?”
“日知会十一月二十九日被查封了,刘静庵等九人被捕,眼见性命难保,刚才湖北来人给我送信求援!”
“你想出什么主意来了吗?”
“主意倒是有一个,不过我们可要担风险!”
“你说吧,刀山我也跟你上!”
“我们以肃亲王的名义给张之洞发电报,请他‘和平办理’此案,张之洞就不敢大开杀戒了!”
“这法子好是好,只是--”
“过几天我们再主动去向善耆认错,那时生米已煮成熟饭,他可能会做个顺水人情,不会过于追究的。”
9、肃亲王书房。
肃亲王一人在房中看书,程家柽走了进来。
“王爷!”
“哦,是韵荪啦!坐,坐!”
“绶卿前日来给您请安,您正好出门去了。他还带来些新近写的诗献给您。”说着把诗集递了过去。
肃亲王很高兴,拿起了诗集说:“早就听说绶卿的诗写得好,我倒要好好读读。”
他信手翻到一首,就吟了起来:“‘《过灵宝又步题壁原韵》--
塞外征途远,盐车困疲骡。黄河秋风肃,秦岭白云多。
北顾游人梦,西行壮士歌。龙鸣匣内剑,又应斩谁何?’
好诗,气派不凡!”
程见他正高兴,正是说话的好时机,于是说:“他还有件事,想求您给通融通融。”
“不就是他在西北那事嘛?那没问题。”
“不是,他也是受人之托。武昌有个叫‘日知会’的组织,几个领头的都被督帅张之洞给抓了起来,说他们宣传革命,图谋不轨,要处死。绶卿想请您给说个情,免了他们的死罪。”
“你叫他少管闲事,他自己的事还没了结呢!”
“绶卿是个为朋友宁肯两肋插刀的人。为救自己的乡亲,他岂顾避嫌?莫说是他,连家柽我见此情景都不好袖手旁观。请王爷恕罪!救人如救火,我前日来不及请示您,就已用您的名义给张之洞拍了一份电报,请他‘和平办理’此案。”程躬身而立,做出一付请罪的姿态。
肃亲王脸色突变:“你怎么能未经我同意,就擅自以我的名义拍电报?!”
“我想汉、满之间的矛盾,已很激烈,如再兴大狱,无异于火上加油。王爷曾允为革命先驱,我以为王爷会同意我这样复电的。”肃亲王未答话,家柽又接着说:“况且这事美国公使怕也会出面说话的。领头的刘静庵是为美国圣公会教堂办事的。‘日知会’原为教堂阅览室之名。如处死了他,恐怕会酿成外交问题吧?”
此时肃亲王已有些活动,家柽决定激他一下儿,于是说:“王爷如若仍不肯饶恕家柽,请以家柽交官,我愿与刘静庵、胡瑛同死。”说着就跪了下去。
肃亲王一边扶起他一边说:“韵荪不必如此,我哪儿会送你交官呢?只是这样的大事,应先和我说说再办。”
“家柽知罪!”
画外音:在吴禄贞、程家柽设法营救之下,一时轰动武汉的大狱,平息了下来!一批革命骨干力量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刘静庵、胡瑛由死刑改判为永远监禁,其他人判三至十年监禁。除二人在狱中病死外,余者在武昌起义后,都冲出了监狱,投入了辛亥革命的行例。
10、肃亲王府。
字幕:半年后。
王府戏台上正演着京剧《平贵别窑》。肃亲王坐在台下正前方,聚精会神地看戏,有时用手打着板眼,也有时跟着轻声哼唱。台上演到精彩之处,他则拍手叫好,严然一付行家模样。禄贞、家柽、良弼陪他坐在前边,其他僚属坐在他们后边。王府眷属人等,也坐在两侧廊下观戏。
戏演完后,他回过头对身后的一个年轻军官说:“秀峰,令兄真不愧为北京票友中首屈一指的武生!唱、念、做、打均好,扮像又英俊,难得,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