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
辛亥革命网 2011-03-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小玉 查看:
《盖世之杰-吴禄贞大将军》十、建功延边(一)
画外音:吴禄贞西北之行,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并受撤职处份。经此番挫折后,使他更看清了清廷的腐朽,更坚定了推翻清廷的决心。1907年6月,徐世昌调任东三省总督,因素知禄贞精明能干,呈请带他同往任军事参议。禄贞也愿意有这个去东北察看的好机会,便与周维桢一同前往。
1、列车上。
字幕:一九0七年七月四日。
吴禄贞和周维桢二人对坐在专列的一个车厢内,他们欣赏着窗外的景物,边谈着天。
周:“咱们西北之行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但愿这次东北之行完全不同于上次!”
吴:“东北虽是满族的发祥地,但近些年来,百姓多次经历战乱之苦,因而怨声载道,这对我们开展工作倒是个有利条件。”
周指着窗外景物说:“前边就是山海关了。此关果然是依山傍海气势不凡!”
“再好的关也得看在谁手中,当年吴三桂那个败类在此守关,结果他引清兵入关,此关还不等于虚设!”
“绶卿,说到满人,你对良弼如何看法?”
“两年前我请假回乡葬父,去时正好与程明超同路,闲聊时他也问过这个问题,我对他说:‘满人可畏者惟良弼,汉人能敌者唯吾。’早在日本时,我与良弼私交就颇深。此人私德孝亲爱友,所以我们相投。但事情一涉及到革命,我们就争论得面红耳赤。他乃亲王之后,清室的宗室,想的是如何通过改革使他的王朝兴旺起来,而我们想的是革命。他一回国就积极参与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非常注意延揽军事人才,我就是被他揽到北京的。这几年,我与他周旋,也实在够苦的了:既要维持与他的私交,以便能立足北方,又决不能为他所用!”
“这也真够难为你的了,你要立足北京,就不得不与这些亲贵周旋!这次去东北,你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是日本人挑起的所谓‘间岛问题’。日俄战争后,韩国沦为日本的‘保护国’,也就成了它进一步侵略中国之跳板。最近他们开动宣传机器,大造舆论,说什么中韩之间有个叫‘间岛’的地方,归属未定,分明是想以此论达到侵占我延吉领土的目的!”
2、总督府,徐世昌办公室。
画外音:徐世昌(五十多岁)是个进士出身的谨小慎微的汉族官僚,此时受命任东北三省第一任总督、钦差大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
徐世昌正坐在大办公桌后,听吴禄贞介绍有关“间岛”的情况。
禄贞指着地图说:“图们江北岸光霁峪前这个小沙洲叫江通滩,仅长十里、宽一里。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中、韩两国划定以图们江为界,它在中国一侧,无疑是中国领土。后准韩民来此垦荒济灾,主权属中国。光绪七年(1881年),韩民于图们江北岸私自挖掘一条水沟,使江水汜出,滩地才变成岛。”
他拿出另两份材料,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韩国官员李范允行文给我越垦局时,称此地为‘间岛”;第二年,两国边吏会订章程十二条,其中第八条为:‘间岛即光霁峪假江地,向准钟城韩民租种,今仍循旧办理。’”
徐:“就是说所谓‘间岛’即江通滩又叫做假江地,无疑为我国领土。此外再别无‘间岛’地段!”
“此外别无‘间岛’。就在三年前,日本驻华公使内田康哉仍承认‘中、韩交界之图们江有一间岛地方。’可自日本把韩国变成其保护国后,就把‘间岛’的范围任意扩大。”他指着一本日文书说:“守田利远写的这本《满洲地志》,首先提出海兰河以南图们江以北,纵横方一千余里之东北大地,为‘间岛’之谬说。随之《朝日新闻》、《日知新闻》等报刊,群起应声,愈说愈奇。什么夹皮沟一带为‘化外区域’,进而又称之为‘东亚之独立国’。什么鸭绿、松花、图们三江发源之处,有一个如日本九州般大小的,方圆数千里的‘间岛独立国’。”他指着一本日本地图说:“这本日俄战争后绘制的《纪念大地图》,公然将我大片领土颜曰‘间岛’。”他指着另一本说:“龟田忠一所绘制之《满朝新地图》,更将我图们江以北,海兰河以南之地,直接改篡绘入韩国界内。他们是妄图混我延吉、汪清、和龙、珲春四县大片土地!”
徐:“我近日接到外务部函,称前吉林将军达桂反映数月前已有日人窜到延吉和夹皮沟一带活动。嘱咐我们要对界务密加注意,会商办法,妥为布置。”
“这一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早为日本所垂涎。”
“东北三省乃大清立国之基业,如今朝廷特在此设行省,意在加强防务。对日方此举,依你之见,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