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
辛亥革命网 2011-03-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小玉 查看:
《盖世之杰-吴禄贞大将军》十三、建功延边(四)
画外音:为取得对日斗争的全胜,吴禄贞继续深入做调查、研究工作,领导并亲自参加绘制《延吉边务专图》、编写《延吉边务报告》,它们是日后对日谈判的依据。吴禄贞还与入侵日军,时时进行着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不仅保卫边疆,还重视建设边疆,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1、公署,周维桢办公室。
周维桢正在编写《延吉边务报告》。案上和身后的书架上,颇多各种史料,如:《竹书纪年》、《后汉书》、《山海经》、《晋书》、《方舆纪要》、《汉书》、《三国志》、《文献通考》、《北史》、《新唐书》、《隋书》、《旧唐书》、《金史》、《辽史》、《金世纪》、《高丽传》、《朝鲜史》、《满洲源流考》、《元史》、《一统志》、《续通志》、《通典》、《吉林通志》、《太祖实录》、《发祥纪略》、《开国方略》、《圣武记》等。
吴禄贞走了进来,周对他说:“绶卿,你来得正好,《延吉边务报告》的第一章“延吉厅疆域之历史”已经写好了,正想请你过目!”
禄贞的眼光扫了一下书架和案头的书籍说:“我们编写这部书,就是要让人知道历史的遗迹。”
周:“根据这些史料记载,证明延吉厅在唐虞及周秦时为肃慎氏疆域,在西汉时为乐浪郡,在东汉时为沃沮北境,在两晋及南北朝时为勿吉白山部疆域,在北魏及隋时仍为勿吉白山部,在唐及五代时为率宾府,在辽代时仍为率宾府,在金代时为海兰路,在元代时仍为海兰路,明代时在此设有卫所。至于延吉为本朝发祥地,在《太祖实录》、《发祥纪略》、《开国方略》、《满洲源流考》等书中均有记载。”
听完周的介绍,吴坐下翻阅着文稿,当他看到最后一部分时,不由念出了声:“国朝入关以来,长白一山列诸祀典(康熙十六年上谕曰:长白山发祥重地奇迹甚多,山灵宜加封号,永著祀典,以昭国家茂膺神贶之意),且将兴京以东、伊通州以南、图们江北之地,悉行封禁……顾念根本而思所以保护者,至周且密也。”他满意地对周说:“干丞,这体例挺不错的,就这样下去吧!我看每章结尾再加一段结论如何?”
“对,对!那样论证就更有力了。”
“我手也痒了,让我来写这第一章的结论吧!”
“那太好了!”说着帮他摆好纸笔。
吴略想了一下就提笔急书:“结论。延吉厅疆域,自唐虞至国朝,历四千余载,如肃慎、如末曷、如渤海、如辽、如金,则皆建国满洲而据有此土者也;如汉、如元、如明、如国朝,而皆统一中国而领有此土者也……今高丽建国在辽宋时代,仅据有朝鲜半岛南岸,元代以后,始获有鸭绿、图们二江以南之地。明及国朝皆为属国,奉命惟谨。高丽兵力从未越图们江一步而有妄指延吉厅为间岛(考数千年来之历史、地舆,此地从未有间岛之名),称为属清、属韩,未经确定之疆土,吾诚不知其何所据而云然也。”
2、公署后院。
字幕:一九0八年,大年初一。
清晨,男仆正在扫着地上的炮竹残骸,檐下挂有红灯,墙上贴有“抬头见喜”等字,门上的春联“梅迎春意添新色,鸟代风光报好音。”正好与院中一株怒放的腊梅相映成趣。外边忽然传来一阵欢快的朝鲜乐曲声,随之,一个差役走进院,轻扣禄贞的房门,禄贞走了出来。
“大人,韩民总乡约元德胜带乡民们拜年来了!”
“哦,来得真早!”
“他们是天没亮就从村里出发的。”
“我这就去。你去叫人准备茶水。”
“是!”
差役走后,禄贞回过头去,朝屋里交待了一声:“静淑,你一会儿也带着孩子出去看看热闹吧,韩民的歌舞很有意思。”
3、公署门前。
几十个韩民正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其中有个小男孩舞得很出色,围观的人不由为之叫好!
吴禄贞、周维桢、柏文蔚从门内出来,吴示意左右别声张,就站在那儿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