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集

辛亥革命网 2011-03-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小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吴禄贞与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议定在十月上旬趁清廷举行“秋操”之机举行起义,但“秋操”因武昌起义爆发而停止了

《盖世之杰-吴禄贞大将军》十九、提兵燕蓟(下)

  画外音:吴禄贞与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议定在十月上旬趁清廷举行“秋操”之机举行起义,但“秋操”因武昌起义爆发而停止了,他们只好等待新的时机再行起义。此时,身在河南彰德的袁世凯,也正在伺机东山再起。            

  1、河南彰德(今安阳)洹上村,袁世凯家。

  字幕:河南彰德府(今安阳市)洹上村,袁府。

  从彰德北关外,远远可见洹上村。洹水上有座木桥,叫“圭塘桥”,通村子的正门。村的四周有高大的院墙,墙四角各有守卫的角楼一座,有卫兵在上了望把守,严然一个大地主庄园。入村正门后,即见一幢带有花园的阔绰的宅院,院内奇花异石、亭台楼阁样样俱全。这前临洹水,右拥太行的宅子的主人,就是袁世凯。这天门前张灯结彩,车马盈门,并从院内传出阵阵鼓乐声,袁世凯正大操大办他的五十大寿。

  大厅内正面墙上有个金色的大寿字,下边条案上燃着大红烛,摆着祝寿的寿星、寿桃等物。厅内和廊下都摆着酒席,人们轮番向寿星袁世凯敬酒。最后他坚辞道:“老夫实在是不能再饮了,请诸位高朋见谅!园中有戏班助兴,请同往观看!”说着他起身往外走,众人相随。

  袁家花园。月形园门的上端,有“养寿园”三个大字。园内有花树蒙茸的假山,其下有一大池,种有荷花,养有鱼、蟹。池边几十盆各色品种的菊花,开得正盛。池畔临时搭起一座戏台,此时正打响开场锣鼓。袁在正中座位上就坐,他的一些心腹左右相陪。

  第一出是麻姑上寿,唱着唱着,旦角从台上下来把一盘寿桃献到了袁世凯的面前,说:“祝宫保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袁喜得哈哈大笑,他的贴身仆人替他收了下来,袁说了一声:“赏!”管家的赶紧把一个红包递给了戏子。

  “多谢宫保赏赐!”

  一门客讨好地说:“‘神仙’都来祝寿了,官保从今起定会时来运转,福寿无边。”

  袁:“被绌之人只图在此园中以享天年,别无他求,为此才命名此园为‘养寿园’嘛!”    

  台上开始唱“大登殿”,袁世凯饶有兴趣地看着此剧。

  河南布政使倪嗣冲在袁耳边低语:“天下大乱,民无所归,捷足者先得。”还用手指划了一下台上着皇帝服的薛平贵。袁笑而未答。

  一会儿后,王锡彤又在袁的耳边进言:“依在下拙见,宫保该出山了!朝政日非,大乱将至,论平乱人才,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相继去世,如今只有宫保您啦!倘再不出山,危机迫于眉睫了!”

  袁:“不到不得已,朝廷是不会起用我的。要是大局糜烂了,就是我出山也不易收拾啊!”

  王:“现在是南方最为不稳,平乱非北洋军莫属,而北洋军惟你宫保之命是从,怎能不起用您呢?”

  袁得意地一笑。

  2、袁府内电报房。

  后院一栋小屋的屋顶上,竖有电台发射天线,门上挂有“电报处”的牌子,的的哒哒的讯号声清晰可闻。一人手持一份电报急匆匆朝外走,他听到隐约的锣鼓声,就径直朝花园走去。

  袁世凯正开心地看戏。送电报的人走到他跟前说了声:“宫保,徐世昌大人和咱们家大公子同时从北京拍来了急电!”

  他打开电报一看,吃惊地说:“怎么,武汉革命党于昨日造反,已占领了武昌?”他对送报人说:“你们要注意与各方保持联络,有情况及时报告!”

  “是!”送报人答话后退去。

  袁世凯对他身边的几个亲随一示意,他们于是随他离开了这儿。

  3、袁世凯书房。

  书房墙上挂着裱得十分考究的袁世凯亲笔所书的他的诗:“楼小能容膝,檐高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由诗中可见其窃国野心!

  袁世凯在窗前凝神思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