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集(6)
辛亥革命网 2011-03-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小玉 查看:
陈不自然地“嘿,嘿!”了一下儿,作为回答。
吴又接着说:“也到了该我们动手的时候了!我此次去联络张绍曾、蓝天蔚,加上我的队伍,会师北京,绰有余力,光复之功,垂手可得。”说着畅快地笑出了声。黄恺元也随之笑了。蒋作宾也面露笑容,同时悄悄观察陈其采。陈先是特别用心地注意听,见蒋注意他,赶紧做出一付笑脸。
蒋作宾的画外音:“绶卿呀绶卿,你有怀必吐,胸襟坦荡,实乃英雄本色,可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14、滦州,二十镇驻地。
吴正对二十镇官兵讲话:“我是奉命来嘉奖你们的,朝廷认为你们张统制代表大家所发出的‘兵谏’是‘忠勇为国’。”
台下纷纷鼓掌。
“军谘府命我来滦开导你们,据我所见,你们士气奋发,秩序井然,并无妄举。所要求改良政治,是为四万万同胞请命,决非大逆不道也。”
台下又一次鼓掌。
“自武昌起义后,已有不少地方相继宣布独立,所以叫我说:无论是‘嘉奖’还是他们表示同意立宪,都只不过是他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暂时扮出的笑脸。目前荫昌倾北京兵南征武汉,诸君倘偕我倒戈,掩北京不备,可无血刃而定。然后绥靖士民,易置帝政,而传檄南方,释甲寝兵,天下大事定矣,奚以立宪为!”
台下革命派的军官、士兵带头鼓掌,继而全场鼓掌。
“我知道二十镇的官、兵中有的是旗人,对革命之事尚有顾虑,其实将来革命成功之后,所享的权利,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非专为汉族谋幸福!”
台下的掌声更为热烈,进而欢呼:“赞成革命!”
画外音:吴禄贞滦州之行,把以立宪开始的“兵谏”,推向以武力强迫清廷就范的“兵逼”、“兵变”,北方各地的革命党人纷纷赶往滦州,相助举义。滦州一带群情激昂,军心民心大振。
15、会议室。
他们往会议室走去。吴边走边对黄恺元说:“你去发一份电报,告诉北京说滦州部队已接受‘劝导’,事态已平息。”
“好的!”恺元愉快地领命去了。
一入会议室,吴就对张说:“敬舆兄,你如早能听从我的计划,联军进攻北京,此时早已推翻了清廷,实现了民主共和,偏要立宪,有什么用?”他摇摇头又接着说:“现在虽晚了一步,好在袁世凯尚任职不久,部署未定,趁他们集中全部兵力用在讨伐武汉之际,动起手来还是我们的好机会,北京只有不堪一击的禁卫军。”
刘一清马上接着劝说:“张统制,不要再犹豫了,咱们马上行动吧!”
张绍曾轻轻点了一下头。
蓝天蔚:“绶卿,你谈谈具体行动计划吧!”
吴指着地图说:“敬舆兄的二十镇为第一军,秀豪兄的第二协为第二军,我为第三军。第一军由滦州去丰台,第三军由保定趋长辛店,第二军后援。”
蓝:“嗯。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一鼓作气,攻占北京。”
吴:“既截断了袁世凯的退路,又能颠覆清室,何乐而不为呢?”
张:“那好吧,我与我手下的协统商量一下儿。”
蒋作宾匆匆而入,对他们说:“糟了,陈其采跑了,怕是回北京告密去了!车站内的二百多节空车厢也全部被调走了。”
张:“这么说是对我们有所防备,怕我们用它运兵!”
蓝:“哼,没车我们步行也照样能去!”
此时周维桢赶到。他朝大家点了下头后,就急着告诉禄贞:“果真如你所料,军谘府直接给吴鸿昌下令,要他带队伍去防剿山西革军。”
吴:“我策动你们诸位去攻北京,而我的部队却去帮助清廷攻讨山西,还成什么话。这事非我亲自去应付不可,我必须马上赶回去。我将设法联合山西的革军,共同举事。”
蓝:“我们等你的消息,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