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集(5)

辛亥革命网 2011-03-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小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吴禄贞被派往滦州宣抚,他把以立宪开始的“兵谏”,推向以武力强迫清廷就范的“兵逼”、“兵变”。他趁机与张绍曾、蓝天蔚共订起义大计

  “我回来到信阳时,正赶上袁世凯与荫昌在那儿接交。然后袁去孝感督师,荫昌返京。信阳的兵站司令是我的同学马林,我让他替我拍了份电报往北京,说荫昌不该放火烧汉口。就是马林告诉我你在石家庄的。”

  “那你就留下给我帮忙吧!”

  “行,不过我得先回趟北京!”

  “我派往娘子关的人,已打电话回来,说山西的人让我的军队慢慢前进,有话好商量,所以我们打仗,只不过是做给北京看的。阎锡山尚有些多疑,你和他是同期同学,我想让你去和他谈谈。”

  “实在是有些事没办完,我快去快回,好吗?”

  “那也好,你给我催下儿张世膺,让他快来,顺便再给我找些人来,文的也好,武的也好,都用得着,我给你个名单。”说着从袋里掏出个条子给孔。

  “好的。”孔庚答了就准备离开。

  “哦,把你的电报稿留下给我看看。”

  孔从口袋里掏出电报稿给吴,然后离去。

  吴看电报稿,眼前浮现出汉口大火的情景,他怒不可遏,提笔写要求清军速停战,并严劾荫昌在汉口纵兵烧杀的电稿。

  “北京内阁总理大臣、军谘府大臣、陆军大臣、资政院鉴:为时势危迫,恳明降谕旨停止战争,以固人心而为大局事:窃以革督瑞澄骄横无状,逼变鄂军。朝廷不得已而用兵;军谘府陆海军部不能仰体皇仁,竟竭全国海陆二军之力,以攻击武汉三镇,压制之力愈大,而反抗之祸愈烈。半月以来,内地十八省纷纷告警,已成土崩瓦解之势……禄贞窃以为今日计,莫若明降谕旨,大赦各省革党速停战争,庶可以息兵革之祸,而救危亡之局。夫革军之所以敢冒不韪赴汤蹈火而不辞者,固欲求国民之幸福,而非甘心与国家为难也。现禄贞已经招抚晋城混成一协、巡防队二十余营,可供调遣;如蒙采一得之愚,请饬冯国璋军队退出汉口,愿只身赴鄂,晓以大义,命其投诚,以扶危局。倘彼不从,当率所间二万人以兵火相见。朝廷若不速定政见,深恐将士愤激,一旦阻绝南北交通,而妨害第一军之后路,则非禄贞所能强制也;是非利害,伏惟朝廷计之。”

  画外音:这份电报,态度十分强硬,实为“兵谏”!电文中还讲到:“现有鄂中父老多人哭诉前来……自官军占领汉口,始以巨炮轰击;继则街市被焚,烟焰数日未熄。兵骄将悍,纵肆杀戳,奸淫掳掠,无所不为……现又闻由京运二十四生的大炮四尊,预备攻城,残酷实无人道;武汉人民,哭声震地等语。部下将士闻之坠泪。禄贞桑梓所关,尤为心痛!”指出:“此皆陆军大臣荫昌督师无状,司长丁士源、易乃谦逢迎助虐,结怨人民,激变各省军队,以至大局不能收拾。”要求对荫昌等人严加治罪!

  9、清宫。南海。

  摄政王:“罪己诏下了,宪法十九信条也颁布了,张绍曾还是没有从滦州退兵,并再电军谘府,反对我们命袁世凯组阁,说要由国会公举才算数。吴禄贞又在石家庄搞兵谏,要求停战,并要求惩治荫昌,还以断绝南北交通相威胁。他们要是有所行动,北京危矣!看来我们得迁都热河,以避兵锋。”

  奕劻:“袁世凯的意见是绝不可撤离北京!”

  “那就催他速速回来就任内阁总理!处理好北方的事。”

  “吴禄贞守在石家庄,他北上岂能无所顾虑?我看不如升吴禄贞为山西巡抚,让他速去山西赴任。”

  摄政王考虑后,点头表示同意。

  那桐:“王爷,何不再赏给张绍曾以侍郎衔,派往长江一带,宣示朝廷德意。”

  摄政王:“好,明升暗降,这样就可以把他调离二十镇,夺了他的兵权。”  

  10、石家庄,车站站长室。

  字幕:十一月四日。

  原沈阳陆军小学校长,同盟会员、士官生张世膺应禄贞之约到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