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2)
辛亥革命网 2011-03-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小玉 查看:
女学堂全体员生的挽联是:“倘能悟道绿华,愿绣佛祝长生,为我国英雄吐气;只恨才非红线,未剪仇泄公愤,使吾侪巾帼生悲。”
吊唁的人在灵前跪拜行礼后,然后自动排成队立于院中。
一长者主祭,在灵前沉痛地朗读着祭文:
“维辛亥十一月甲子朔,越祭日乙亥,延珲官吏军警绅商士民等,谨以清酌庶品之献,致祭于吴公绶卿之灵位前曰:呜呼吴公!戕公者谁?
死其非所,天下之悲!况此延边,千钧一发,掬公赤心,肉我白骨!
丁未之秋,有吏如虎,召衅强邻,虫生物腐。公拔去之,乃奠斯土。
如铸禹鼎,洞照神奸,金汤有主,还我河山。拼公一身,争此铜柱。
檄如雪飞,军书旁午,谗人谤公,乃解公绶。万民闻之,攀辕哭走。
宣统纪元,公再来边。亡羊补牢,民解倒悬。士知向学,商利懋迁。
春生荒徼,夏屋云连。公御外侮,先勤内政,邮电交通,军警肃令,
爬之梳之,锄孱去病。保我主权,和局乃定。从此延人,蹈德泳仁。
去思碑在,望公旋轮。是何凶顽,戕我天挺?英杰一死,谁共亡秦?
愿公有灵,冥诛国贼,敷天泄愤,罪人斯得。公身虽糜,公节自直。
长白之东,愁云锁空,魂其归来,旗颤阴风。尚飨!
4、上海《时报》。
一九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上海《时报》上登了一则“发起召开吴禄贞追悼会启事”:
“故燕晋大都督吴公绶卿,讳禄贞,于阴历去岁九月十七日子时被刺于石家庄正太车站,副官周干臣维桢、参谋张华飞世膺死之。诸君为国捐躯,情形至为惨酷。遗骸暴露,薄海同悲。顷吴公遗族捧公遗像自津来沪,凡我同人,尤深哀感。兹拟于三月十四日即旧历正月二十六日,在张园开会追悼,所有中外伟人,热心志士,愿表同情者,即希届时同临。如有挽词、香花,请于开会日前赐交上海棋盘街经武公司代收,依次登报鸣谢。至吴公行状,另由各报披露。
发启人:黄兴、汤化龙、蓝天蔚、刘诚、王孝缜、李书诚、黄恺元、雷启隆、李宝楚、程明超、胡瑞霖、李人杰、刘一清、蒋作宾、孔庚、耿觐文、万声扬……”
5、南京临时政府,孙中山办公室。
孙中山看罢了《时报》的启示,引起他对战友深沉的思念,不由浮想联翩。
他铺开大张宣纸,提笔为吴禄贞书写挽词:
《挽吴禄贞》
荆山楚水 磅礴精英 代有伟人 振我汉声
觥觥吴公 盖世之杰 雄图不展 捐躯殉国
昔在东海 谈笑相逢 倡义江淮 建牙大通
契阔十年 关山万里 提兵燕蓟 壮心未已
滦州大计 石庄联军 将犁虏廷 建不世勋
猰貐磨牙 蜂虿肆毒 人之云亡 百身莫赎
泉下同袍 惟周与张 庶相民军 恢复汉疆
邦基始建 公目未瞑 敬奠椒桂 以酹忠魂
孙中山 拜诔
秘书长胡汉民送文件入。
“大总统,陆军部呈请为吴、张、周三烈士遗族赐抚恤金:吴禄贞照大将军例,张世膺照先右将军例,周维桢照大都尉例。呈文说这是‘为以我共和国报功酬庸之先表,宣示天下,以不负忠烈之意。”
“此事马上就办,以我的名义发布第一号抚恤令--”孙口授,胡录:“查民国新成,宜有彰勋之典。吴、张、周三氏,当义师甫起之日,即阴图大举,绝彼南下之援,以张北伐之势。事机甫熟,遽毙凶刃,叠被重伤,身首异处,死事至惨,而抚恤之典,尚尔缺如。该部所称,实属深明大体,应准如所请,风示天下。此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