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百年史 共谱复兴新篇章
辛亥革命网 2011-03-14 00:00 来源:驻东帝汶使馆 作者:傅元聪 查看:
今年是伟大的辛亥革命100周年,今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86周年,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海峡两岸、海内外所有华夏儿女都在以不同方式来纪念这个日子,我馆全体外交官和部分旅居东帝汶的侨胞、台胞以及中资机构、医疗队、维和警察代表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具有特殊意义。我认真听取了大家刚才发言,很受启发。
我们缅怀孙中山先生,就是要学习和继承他的光辉思想和不朽精神。中山先生一生追求进步,追求国家统一与富强。他是第一个喊出“复兴中华、统一中国”口号的人,他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具有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高瞻远瞩的世界眼光、务实开明的思想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的先知先觉、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无私胸怀等许多高贵品质。所以,中山先生理所当然地在海峡两岸和海内外华人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成为国人最为怀念和无比尊敬的伟人之一,在不同党派和信仰的人士中,几乎毫无争议,这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
回顾历史,不忘国耻。如果把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个就是18世纪前,曾经创造过灿烂文明的古老中国,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方面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并将这种领先地位保持到15世纪,直到18世纪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仍居世界第一。而当我们的祖先们还在沉醉于“天朝盛世”之时,世界已悄悄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中国从此跌入衰退与落后的国家行列。
第二阶段就是鸦片战争之后、辛亥革命之前,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华民族积贫积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屈辱。为了瓜分和抢占中国市场,西方列强连续发动侵略战争,肆意烧杀掠夺,无恶不作。在中国的土地上曾出现“华人与狗不能入内”的招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丧权辱国,中国处于四分五裂、家破国亡的边缘。
第三阶段历史就是辛亥革命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振兴中华的历史。是辛亥革命开始把中华民族历史翻开新的一页。这是一条用无数中华儿女的鲜血、汗水和智慧铺展的道路,这条道路记载着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让遭受屈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当今的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日益崛起,震撼着全世界,鼓舞着全人类的正义事业。
我认为,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由于中华民族曾经以灿烂的古代文明影响过整个人类,后来又沦入半殖民半封建的深渊,在近百年中遭受巨大的灾难和屈辱,致使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显得格外强烈悲壮。正是辛亥革命促进了全体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的空前高涨。可以说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觉醒,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它的最大功绩就是,推翻了腐朽的清朝政府,在中国大地上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年,这是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100年。是我们多灾多难的祖国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屈辱走向富强的100年。中华大地灾难深重的情境已成为过去,我们已经翻开历史新的一页。历史证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打不倒、压不垮的民族,是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民族大有希望,今天的中华民族正走在孙中山先生所憧憬的道路上,让我们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再接再厉,努力奋斗,完成中山先生的未竟遗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一个完全统一的、繁荣富强的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