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百年,走出分合怪圈

辛亥革命网 2011-03-2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吴毅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如今的台海不要说“依法行宪”了,连对于“辛亥革命”的理解都南辕北辙,各说各话;对于孙中山也是“一中各表”。在中国大陆,各有关的

  中原大地,上下七千年;长城内外,分合七千年。血与火,刀与枪,分与合——这就是中华的民族的历史。现如今,海峡两岸依然分治,连纪念孙中山这位历史人物的活动都“一中各表”。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曾经于2008年底说过,近代中国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就是改革开放。众所周知,“辛亥革命”的结果是建立了以共和体制为依归的中华民国;第二次革命是推翻背离了共和体制的中华民国;第三次是中共在经历了各种政治折腾(特别是“文革”浩劫)之后的自我革新运动。

  如果说,辛亥革命是中华大地上一次痛苦分娩的话,那它的成果就是孕育和催生了早产的中华民国。在七千年封建专制的土地上想种植民主与共和的庄稼,结果可想而知。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的中华民国如此之脆弱,如此之不堪一击,在日本人铁蹄之下如此丧权辱国的原因。

  中华民国之初,袁世凯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而且获得了国际上大国的支持,登上了第一任大总统的宝座。可是,这位曾经的大清重臣和叛臣面对的还是当时中国的惨况以及内心不变的“皇帝梦”。当时中国惨况是什么?是分崩离析,是民不聊生。于是,袁大头成了冤大头。

  袁世凯称帝当然是对辛亥革命的一种否定,也是对千千万万为了追求民主共和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志士的一种侮辱。袁世凯死后,中华民国无奈地处于分裂割据的惨状,直至1928年底张学良“易帜”,承认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可是,当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还有孙中山的另一名学生汪精卫以及中国文化启蒙运动先驱,五四运动领导人陈独秀等。

  于是,经过几十年的战火洗礼,国民党蒋介石政权于1949年被推翻,诞生了新中国。一直以来,中华民国都是以正统自居,以民主共和自诩,所以十分鄙视和排斥依靠武力夺取政权的新中国。如果我们做一个世俗的比喻,那就容易看清楚关系了。有一个家积贫积弱,靠武力当家的兄弟各有各的贪婪,主张共和的父亲孙中山去世后,同样依靠武力当家的蒋介石面对烂摊子也只能坑蒙拐骗,最后被一个贫穷小弟给赶跑了。国民党自己不争气,哪能怪谁呢?

  这个小兄弟上了台之后,也是犯过很多大大小小的错误的,所以第二次革命的成果差一点毁于一旦。国民党跑到台湾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本性不改,对于“三民主义”的理解也是极其功利,总以国民党的自我利益为最大考量。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公元2000年,国民党再次失败,把政权输给了与共产党一样白手起家的民进党。民进党推翻威权是有功的。

  可是,民进党拿到政权之后就要挟要分家独立,那就是错误的。如果拿了政权就可以闹独立,那美国的五十个州和一个华盛顿特区都可以独立,因为每一个州都是有着完善体系的运作政体。可是,为什么美国人不会闹分裂呢?因为美国有一部伟大的宪法,因为美国依法行宪。

  如今的台海不要说“依法行宪”了,连对于“辛亥革命”的理解都南辕北辙,各说各话;对于孙中山也是“一中各表”。在中国大陆,各有关的城市为了抢夺孙中山这块经济招牌也是各有各的高招。也许,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特点吧。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中国的民主党派应该站出来,在两岸之间穿针引线,在大陆各个城市之间协调分工。笔者相信,两岸虽然纪念调子不同,内容不同,但通过某种巧妙链接,不同的纪念篇章定可合成振兴中华的和谐大联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