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及其趋势
辛亥革命网 2011-03-30 00:00 来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邬有元 查看:
中国近代最根本的问题是建立现代化的独立民族国家,探索现代化的出路首先是争取中国的民族独立。由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仍是中国各种社会矛盾中的基本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主义革命的不断高涨和民主主义意识的不断觉醒,必然对辛亥革命后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统治的出现,只能看着辛亥革命的“反弹”现象,是历史规律的正常反映,而其阻碍历史进程的倒行逆施,决不代表历史的趋势。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它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使整个中国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为各种现代因素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宽广的条件,从而为实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开辟了道路。
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捍卫共和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1918年护法运动的失败表明,中国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以求富强”已进入尾声,要使革命成功,必须进行新的探索。失败的教训转变为成功的因素,这成为孙中山后来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开始他一生中转变的契机。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要实现彻底的民主革命,“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孙中山的转变,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义革命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辛亥革命后,为反对复古逆流而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新文化运动通过文化启蒙的形式开展反封建斗争,使民主和科学得到弘扬,从而把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推向新的阶段,形成空前的思想大解放的潮流,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解放,特别是青年人,焕发出个性解放的精神,走向社会。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经过民主和科学洗礼的中国新的知识阶层即新型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的队伍日益扩大,使中国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文化阵营。在这个阵营里,青年学生常常站在斗争的前列,这就显示了他们在即将到来的彻底的民主革命中起到先锋作用,而接受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将在运动中起到领导作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0世纪初以来,世界由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联系形成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整体世界的形成一方面是通过罪恶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完成的,另一方面则是人类文明演进中的大突破和大进步。因此,世界整体化发展将更为深刻地影响中国,对辛亥革命后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产生更加显著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改变了列强侵华格局,给日本扩张其在华权益以可趁之机,它先后侵占山东和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的侵略,激起中国人民掀起遍及全国的群众性的抵制日货运动,其广泛性大大超过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只有一部分知识分子作出的回应。抵制日货运动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准备了群众基础。
辛亥革命后,有了较快发展的中国民族工商业,时逢1914 -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从而得到迅速发展的机会。这期间,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初具规模,分布业已成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已步入成熟,其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增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的斗争日益发展,并开始由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这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中国新的政治力量即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增长,使中国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空前壮大的阵营。在这个阵营里,中国工人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这就决定了他在登上政治舞台后发挥王力军的作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准备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现代化树立了一个新的模式,给寻觅民族独立出路的中国以强大的吸引力。中俄两国近邻,在诸如专制统治残暴和劳动人民受压迫深重等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外,十月革命的胜利又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这就给了先进的中国人以很大的启发和鼓舞,推动他们把向外国学习的视野从西方转向俄国。处于护法失败困境中的孙中山,从十月革命中看到了新的希望。而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迅速成长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主张以俄国为榜样来改造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东传,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巴黎和会的召开,中国似乎有了收回丧失的一些国家权利的一线希望,这给中国人民以欣喜和盼望,特别是知识界对和会抱有更多的幻想。但是,会议无理地将德国原在中国山东的权利交给日本,这种强权政治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和强烈反抗,终于爆发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长期酝酿着的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它显示了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促进了各革命阶级力量的团结,表明中国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以后,内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外在世界整体化作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的各种现代因素汇集成强大的历史潮流,出现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趋势,五四运动正是各种现代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后指出的是,中国近代探索现代化的出路,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和整体世界趋势的有中国特色的新的现代化途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历经曲折而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正是由于走的是中国自己的道路,即曾经过了一段筚路蓝缕的新民主主义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