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蔡济民将军诗选(3)
辛亥革命网 2011-02-2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张祝南 查看:
失计依同党,伤心避内讧。
移兵明退让,待友抚清衷。
国是遗书在(19),亲知泣命穷。
沉冤向天诉,含泪下川东(20)。
注释:
(1)殒:坠落。(2)师:部队。御:统治,统领。(3)赍志:怀抱志向。(4)忘身句:[君以川军为同党部队,奉命援鄂,决无他意,深信疏防,遂以遇害。]守经:固守常法。(5)都亭:山名,在湖北利川。(6)义旗悬:指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夜武昌首义。(7)频过二句:[余办《中华民国公报》时,阳夏之役,君每晚来馆传报战讯,偶遇失利,辄相对欷歔。](8)冀国;这里是图谋国家大权的意思。(9)瀛岛:指日本。(10)丹忱:丹诚;丹心。(11)东海八句:[君卸鄂军务部长职,自请赴日留学。其时,政府酬君勋二位,授陆军中将。君受勋位,辞去军职。谓勋位系革命功绩,中将系实官,每自愧学术不足,不能接受,因无将官学识,恐日本见诮云云。迨袁世凯叛国,君致书(苏)斐然及余,当归国再谋革命。旋因袁氏天诛,黎继总统任,君应召入京。](时1916年)京邑:指北京。渠:他,指蔡幼襄。(12)强藩:这里指掌握军政大权的人。(13)小住八句:[君京寓西城真如镜胡同,余时与斐然、猷宣过彼坐谈国事。旋以府院不和,引起督军团干政。君商之黎总统,月给津贴四百元,嘱余回鄂办报,直伸讨伐。旋以张勋复辟事起,君走上海,函余速往,筹商革命大计,报暂停办。](14)来苏:因其来而获得休养生息。氓:百姓。(15)护法八句:护法:[原为护法。后因川中友军皆称“靖国”,乃改“鄂西靖国军”。组织之始,君任鄂东;牟任鄂西;中路联系荆襄黎、石两师。][余到沪后,参加回鄂革命军事计划。幼襄任鄂东,以联合鄂军反正讨伐军阀为主。余与猷宣、耀支去鄂西联络民团举义,并派余游说鄂军胡团、黄营并举。以胡黄皆余姻亲也。幼襄曾回鄂东发难,遭谢超团叛变,逃匿某寺得脱险,走武穴,去上海赴粤。余与猷宣、耀支至利川。]隳:毁坏。(16)沪海八句:[余赴荆州,以胡黄攻宜昌阵亡,因赴汉电沪,请幼襄回鄂。君得余“施、利得手”之电,由粤回汉。幼襄到鄂时,正民国七年正月半。鄂督王占元以鄂东事正悬赏购缉幼襄。余晤面商,设法由湘西取道入利川。](17)帏幄:军队用的帐幕,引申为谋划、计议重大事情。如“运筹帏幄”。肃雍:庄重、和顺。(18)奔走八句:[到利川,君有“奔走流离惭后至”之诗句。参赞秘书有董必武、姚干青、苏斐然、蔡良忱等。公馀,诗歌唱和,君亦有时参加。君甚悯民间疾苦,地方有献筹地亩捐者,君不肯扰民,拒不纳。](19)国是:国家大计,犹言国事。(20)失计八句:[君不忍同党互残,愿退让去夔巫。而川军援鄂之方化南乘我半退,骤然纵队包围我司令部。君越墙走文庙,遭叛军穷搜,遂遇害。君事前曾上书中山先生,请以生平所持之主义、政策著书,唤醒国人,并自办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为干部,组织党军、武装同志,不依靠南方新军阀队伍,实行整党,以免内部分歧云云。书近万言,经余主稿,再由秘书同人共同讨论、修正、发出。书上后,先生已遭排挤赴沪寓也!君遇害后,鄂西我军同人集夔府,公推余与董必武君赴沪粤讼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