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永恒

辛亥革命网 2013-07-0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学舫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徐镜心的祖父自奉俭约,为人忠厚,靠辛劳和节俭置地不下二百余亩。他面对此情此景,开仓出谷,助国赈饥,遐迩赖得存者,指不胜屈。在家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里的灯塔,使迷航的船儿找到停泊的港湾。 

  爱心是一首永远传唱的歌……                                                              

  古有孔子博爱的“仁者爱人”,今有雷锋无私的“爱的奉献”。爱心如一颗璀璨的宝石,在人类的文明史上熠熠闪光。无数爱的篇章激励着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洗涤着我们的灵魂。

  时光如白驹过隙,但总有一些东西会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永驻我们的心里。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中国新闻网及山东卫视分别以《辛亥革命北方大潮舵手——徐镜心》、《革命巨子徐镜心》为题,报道了曾祖父徐镜心的丰功伟绩,作为先烈曾孙的我——一名人民教师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根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的要求,遵循市教育体育局的布置,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决定把辛亥革命先驱徐镜心的生平事迹编成教材,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内容。

  我的曾祖父徐镜心原籍本学区后徐村人,为使先烈事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2011年初冬,我们重温了先烈光辉人生的史实资料,围绕先烈成长、从教、办学、革命等方面,设定学校课程的基本框架,从八个方面介绍了先烈的革命历程。如:“少年英雄有志、大展鲲鹏之为”、“弘扬民主革命、办学培育英才”、“无畏革命青春、壮烈人生韶光”等等,都是先烈卓越功勋的真实写照,先烈的事迹走进了学校的课堂,学生可以近距离了解身边历史人物的革命事迹,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了学生的报国之志。

  在编写学校课程过程中,我们查阅了相关的历史资料,并走访了与徐家关系密切的知情老人,惊喜发现先烈的家人及其本人少年时代鲜为人知的事迹,这对我们启迪颇深,不妨诉诸文字,以飨读者。

  时光上溯到康熙四十二年(1704年),由于夏雨连绵,秋乏五谷,四十三年春大饥,人相食,卖子鬻女者无算。徐镜心的祖父自奉俭约,为人忠厚,靠辛劳和节俭置地不下二百余亩。他面对此情此景,恻隐之心,亦发不自禁,开仓出谷,助国赈饥,遐迩赖得存者,指不胜屈,虽身居僻壤而名扬芝郡。徐家人的博爱情怀和奉献精神受到人们的赞扬,在家庭的影响下,徐镜心自幼爱心涌动,时常帮助学堂同窗补习功课,对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同窗,他总会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

  徐镜心上学堂时,有一位同窗生病了,几天没有谋面,徐镜心很是挂念,几次想去探望,但家长一直犹豫,原因很简单,当时霍乱病肆虐,哀鸿遍野。他的同窗是否是霍乱病不得而知。在此关头,去还是不去,他徘徊过,而最后幼小的徐镜心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去看望这位患病的同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魄啊?徐镜心拿上平日好吃好玩的物品,来到了同窗的炕头前,一边安慰病人,一边帮他补习功课,病人全家说不出来的感动。徐镜心的气魄和爱心,被学堂的师生们给予了很高的赞誉。徐镜心帮助的这位同窗名叫徐镜海,他们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辛亥革命时期,徐镜心又引导他加入了革命队伍,在徐镜心的启蒙下,徐镜海加入了革命组织同盟会,他们由同窗成为革命同志,在后来的“登(蓬莱)黄(黄县)举义”中,他们共同战斗,徐镜海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编写这段教材内容时我在想,曾祖父的爱心源于何处?其实际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曾祖父身上的体现,看上去很平凡的事,却能够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奉献爱心,助人为乐不是一脉相承吗?爱心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了前行的远方,爱心是一团火,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心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天的雨,是秋日的果。爱心是时代的召唤,正如歌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今年是雷锋牺牲五十周年纪念日,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雷锋的新高潮。先烈奉献爱心,雷锋助人为乐,近些年我也践行着雷锋精神,力所能及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育好下一代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让我们师生全面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进行爱心接力。把学先烈、学雷锋变成自我行动,常态化、持久化。让先烈无私的爱和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穿越时空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发扬光大的五千年。“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就要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要缅怀先烈,继承先烈遗志,领会先烈的精神实质,挖掘先烈内心世界的闪光点,激励我们的斗志。让我们高举爱心奉献的旗帜,将爱心奉献进行到底,让爱心奉献永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