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钻石婚

辛亥革命网 2013-08-0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黄忠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和妻子走到今天,历经艰难坎坷,走到了如今的乐享天伦,三个子女全由妻子含辛茹苦抚育教导,都是正直为人,孙子、外孙大学毕业走上了
 

  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我刚进入十一,妻子吴运珍也只八岁,就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装成了封建婚姻的礼教产品,这种懵懵懂懂的包办组合,它在旧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可谓恒河沙数成批成群。这些不识“庐山真面目”素昧平生的青年男女撮合成双,既乏情意、何谈爱心,目的只是延续后代香火传承,还美其名曰是天作之合,叫你不认也得认,这是遗传,也是祖训,谁敢否定,史记中的梁祝故事就是这种礼教的牺牲品。

  纸短话长,我俩的故事也事出有因。1945年日寇投降,因先父是荆州地区中共地下党,位居日伪要职,手握伪军5千多,国民党接收大员来到荆楚,许以先父高官厚禄,先父与之虚与委蛇,时于9月9日将所部人枪带回新四军,致而触恼国府通缉共匪黄标(即先父)及其匪妻匪子之一者赏袁大头伍仟块。就在此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下,年仅15岁的我只身下汉逃避缉捕,后经辗转九江、苏州至南京的1948年考入黄埔军校23期,逆流而上来到成都,进入黄埔学府。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刘邓大军直逼成都,我黄埔官生5千余通电起义,经过学习,我被分配到四川军区绵阳军分区作战科当了参谋,这才开始了与家人通信,当我接到第一封家书时,竟有现在老伴的信,这在当时相当封建的世俗观念下,从不相识的男女通信,尤其是女方写信,更是有违妇道。可以想像,那封信是付出了多大的勇气与开拓毅力,信上未有卿卿我我而是正面鼓励:“好好工作,切勿思家之想,男儿当自强,精忠报国,面对人生……”,可当接我回书后的第二封就坦诚表示:“生是黄家人,死是黄家鬼”忠贞不渝的决心情操。时因我在千里之外,自己的未来尚无定性,不可耽误她的时光,也就回书谎称军队规定要10年军龄、营级军衔才可带家眷,千万不可因我而贻误你的青春。事情并非我想象,竟又接到她亲手刺绣的一对鸳鸯枕,表达了她不侍二夫的女人标准。为了让她绝望我将这对枕套寄回,让她彻底死心。殊之,当我1954年转业回武汉才知那枕套面上的地址被擦挤掉了,因而枕套一直躺在邮局里,这可叫做真正的天作之合吧!我才把她接到工厂,由于经济贫乏,草草完成我俩婚事,当时虽然家徒四壁,到也过得俭朴安宁。

  妻子出生农村,一本《女儿经》成了她做人的标准,勤扒苦做,尊老扶幼,实为家庭所需求,但在夫妻生活上的温馨、温柔、温顺那是大海捞针望洋兴叹“上床夫妻下床客,走到堂屋(客厅)不认得”的千古传言早已习非成事人所共认了。

  时有凑巧,天有晴阴,一场人为风暴,造就了我们的风雨同舟患难真情,事发50年代末期,我因受到政治冲击,取消了俸禄,每月只发10元生活费(当时的最低生活线),还发配农场去通过劳动改造灵魂。妻子也当在劫受株,难逃厄运,从职工食堂调往一线从事力所难及的重体力劳动,来改造这冥顽不灵的女人,也是“防止阶级敌人的家属在食物中投毒来坑害国家的主人(指工人阶级)”并报请市府取消连续二年“三八红旗手”的荣称。

  妻去劳动生产,这一岁多的小儿又如何安顿?工友们、邻里们,在那“阶级斗争为纲”的年月,谁敢相帮?谁能问津?在此跋前疐后形势下,妻子硬着头皮去找厂办托儿所,所长白眼一翻,铿锵有声:“这是社会主义托儿所,不能为五类分子开绿灯”。冷水浇头,绝望绝境,只有把心一横,作出了母痛子疼的决定,妻子每天上班前先将小儿捆在水泥杆上,妻拉车走,小儿嚎啕,车子拉回,小儿蹦跳,这场工地活报剧一直义演23天,后由岳母将小儿接走,这场悲剧才闭幕谢宾。为了生计妻子每天下班后,连忙参与挑煤上窑楼,以挣得一点加班费来弥补这杯水车薪的贫困。

  我们在极度艰苦的生活中,妻子相当关心我,平时俭吃省用,等我从劳动点回来休假才开荤吃肉,可每每妻子一点肉都不尝,说她有病不能吃肉,而在一次饭后收拾餐桌时看见儿子吃剩的骨头上残有余肉,便拿起来吮吸了几口,竟被儿子看见了,不明事理的地我说:“原来妈妈喜欢啃肉骨头”使我心酸目呆。从那以后,桌上只要有荤,我就先给妻子夹上一块,妻若不吃我也不吃,这一习俗一直源远流传至今,以致凡过年过节一家团聚会餐时,儿女们也会为我们夹菜和相互夹菜的传承亲情。

  俗话说,人换人、心换心,我每每从劳动点回来,都是抢着干家事,烧饭、洗衣样样来,目的减轻妻子的劳累,时间不过三个月的四五回吧,儿女们向我提出反对,“爸爸衣服洗得不干净,爸爸的饭菜没妈妈做的好吃……”。很多年后才算知道是妻子发动的压力战绩。

  妻子深受孔孟礼训,她的信念里:女子从一而终,三从四德是女人的本分,相夫教子是女人的责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了叫花子就去跟着背鳖篓,以及痴巴男人是个主,这就点明了男人的命运决定了女人的一生。这就是妻子心甘情愿为我受痛苦受欺凌又无怨无悔的坚定不移的信念人生。

  改革开放,冲刷了污泥浊水,迎来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我也和广大受屈者获得了平反,获得了人生,我也以感激之心把有限的生命为民富国强宵衣旰食奉献余生奉献晚情,80年代初我也入了党,工作由会计到车间主任、书记直至党委委员,宣传科长,因年龄退休享受晚情。

  人,有感情,人,更知爱之深恨之切的理因,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公职后,我和老伴虽未举案齐眉,确也相互尊敬,这在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不论到市或省里乃至黄埔军校同学会会议之后,都会自然逛到超市为老伴买些她喜爱的食品或物品,就是在家中的中、晚餐都是务必一道进餐,从无一人先食的事例发生,有时分吃一道食物,例如吃西瓜,都是先抢小块,显示出相互关怀的良苦用心,59年的婚姻史,人生难得并不短暂,妻子虽只高小文化,一向都是文明用语更值一说的是,我们退休后,妻子开了一块荒,成了一块生长菜园的自留地,但在十多年来,从都不让我插手,照顾我的身体不及,我偷偷去种植挖地,事后,给我一堂“政治课”令我心更感激。

  我和妻子走到今天,历经艰难坎坷,走到了如今的乐享天伦,三个子女全由妻子含辛茹苦抚育教导,都是正直为人,孙子、外孙大学毕业走上了岗位,孙女于2010年就飘洋过海出国取经学成归来服务人民,在此桑榆暮景安享晚年的幸福时刻,我当更加关注为我受尽苦楚殆尽年华贤德妻子是否舒心,患难见真情,结草衔环也无以表达报得三春晖的戴德感恩。

  我和妻子都是84-81岁之龄了,虽然不算恩爱有加,但也相濡以沫,甚至约定一道赴“阴”。即使偶尔发生分岐,我则忍让当先,事后谈心,因为,难以忘记,当年妻子如果听了厂女主任的劝导:“你是贫农出生,是误上贼船,现在当站稳立场举旗反正……”与我离婚,时至今日,我坟上的草不知历尽了几多枯荣,现借词《水调歌头》的词牌,以叙我俩婚史历程:

  成婚59载,迎接钻石婚。忆昔当年今日,勿视钱和困,迎娶无需车轿,婚期何择良辰,江城为媒证,含辛哺后人,坎坷度艰辛。

  成婚后,战贫困,斗厄运,荆棘挡道,敢于挥戈上阵,欢呼改革开放,国家繁荣昌盛,神州一派新,今有夕阳红,感谢邓大人。

  在迎接钻石婚到来之际,我想告诉老伴,今生是执汝之手与汝偕老,如果有来生,我会仍然牵着你的手,继续走完再次的人生。

  (作者系湖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武汉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常务理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