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九十年 沧海变桑田——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周年祭
辛亥革命网 2015-03-12 09:45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邓中哲 查看: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植树节,每临到这一天,作为孙中山先生战友的后裔更是显得心情凝重,一种庄严和肃穆由然而生。九十年前的今天,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垂悬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挽幛,一位改变历史的巨人生生地离开了我们和他一生孜孜追求的共和民主事业。他的伟大思想和未竟事业,由他的战友、学生、同胞继续沿着他开创的民族独立,复兴中华民族的道路艰难前行了九十周年。他的继承者为完成民主共和的伟大事业,现在正在致力于民生工程,中华民族已经跻身于世界民主发展大家庭之中。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先生践行诺言,辞去临时大总统,遍访大江南北,全身心考查国情,民情,他作了《建国方略》之研究,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发展事业之中。仅民初二年之间在巡访过程中就涉及民生主义问题的演讲多达三十余次。演说中云“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则不能,今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他声明以民国国民的身份,在未来岁月中,专门从事社会建设活动。他的讲话曾被世界各国报道和传播。如,布鲁塞尔《人民报》(Le people)、纽约《独立报》杂志(The Independent)题为《中国的下一步》(China,s Next Stop)。他对兴办实业信心百倍。又如上海《民立报》一九一二年九月八日第六版,有一标题是《九月一日孙先生欢迎会记》副标题“蒋翊武、邓玉麟,”他们都是辛亥武昌起义功勋人物。那天晚上,蒋翊武、邓玉麟等在北京六国饭店宴请孙中山。孙中山在宴会上发表演说,他对我国经济建设充满信心谓“凡世界所有者,我们还要求精,世界所无者,我们为其创,勿畏难苟安”的豪言壮语。受政府之命任全国铁路督办,后来黄兴也接受了川粤汉铁路督办职务。孙中山高瞻远瞩,设想在中国南北、东西形成铁路网,他曾于1912年4月下旬在武昌演说中讲到要建长江大桥、开凿隧道将武汉三镇连成一体。现在有句话“要致富,先修路”一百年前他就如此预言,现在都在他的继承者手里实现了。其思想之前卫,实天地可鉴,令人叹服。
邓玉麟
蒋翊武
中国人民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九十年的风雨征程道路上,历经磨难,终于将国家带入了世界进步发达之行列。许多科学技术项目如工业、农业、航空航天、医学等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不正是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凡世界所有者,我们还要求精,世界所无者,我们为其创”演说词的实践吗?
孙中山先生和以他为代表的革命先贤者、仁人之士当年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自由、平等、博爱”,“天下为公”等立国、治国、富国之理想,现在他的继承者的治国方针,已在二十四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中,全方位地体现出来了。我们的后代,肯定会继续续写新的篇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纪念孙中山先生,弘扬他的伟大思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为民众谋福祉,是我们两岸同胞共同的愿望。孙中山先生当年成立的“兴中会”(包括黄兴成立的“华兴会”)就是取“振兴中华”之意。现在全国人民在努力打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工程,不又是同一理想同一前进方向吗?历史的发展,不管多么迂迴曲折,艰难坎苛,九九归一,殊途同归。自改革开放以来,台湾岛内领导人顺应民吁,解除党禁,还自由於人民。两岸达成“九二共识“之后两岸同胞的认知、认同已趋于一致。民间的文化、经济交通等方面的交流已成常态。人民幸福、社会发展、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先生的期望,也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和梦想。九十年的纪念,九十年的奋斗,九十年的畅想,再过九十年,沧海变桑田,中华震四方!
2015年3月12日
(本文作者系中华辛亥文化基金会会长、辛亥革命网上海站工作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