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贡献 崇高的风范
辛亥革命网 2015-06-30 08:46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赵映春 查看: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为张难先先生的铜像揭幕,深切缅怀他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祖国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全市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张难先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辛亥武昌起义的元勋,国共合作的坚定主张者,武汉和平解放的功臣,是中国共产党的肝胆挚友,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张难先先生一生历经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是唯一从科学补习所到武昌起义,直至北伐胜利、全国解放、社会主义建设贯穿一生的人。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青年时代,他立志救国,积极响应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伟大号召,勇敢挺立时代潮头,毅然决然地担负起“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的历史使命,投身革命,深入军队和学校,广泛传播革命思想,集聚起大批爱国志士和革命党人,不断掀起进步浪潮,最后促成了武昌起义,一举推翻清王朝,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民国政权建立后,他反对军阀,拥护孙中山,先后担任过多个职务,热心与共产党合作,坚决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在湖北省财政厅长任内,他建立了湖北省银行,筹建起武汉大学。担任浙江省主席后,他大胆改革,精兵简政,倡导节俭,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着力解决民生疾苦,全面整治公职人员奢靡之风,浙江一时风清气正。
“9·18”事变后,他痛斥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积极拥护共产党的联合抗日政策,与董必武等共产党人有着密切联系。抗战胜利后,他拒不担任蒋介石的国策顾问,不随同蒋介石逃离大陆,而是站在共产党和人民一边,组织“武汉临时救济委员会”,与军阀白崇禧面对面地斗争,竭力维护武汉市社会安定和市政设施,确保武汉免遭损失,为解放军和平解放武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古稀之年,出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认真总结自己几十年工作的经验教训,形成提案和建议,向党中央、国务院建言献策,为解放初期的人民政府工作起到了建设性作用。他提议建设荆江分洪工程,并亲自参与工程筹建,组织军民30多万人投入会战,仅3个月就完成了当时中外水利史上罕见的巨大水利工程。
张难先先生是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现代以来伟大斗争中产生的伟人,是仙桃乃至湖北人民代代相传、无限景仰的伟人。他为中华民族独立、繁荣、振兴和中国人民解放、自由、幸福奋斗的辉煌人生和伟大贡献,将永远彪炳史册。在这里,我要说:张难先先生,您始终活在人民心中,人民永远怀念您!
今天,我们缅怀先生的丰功伟绩,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坚定信念,为振兴中华奋斗终身的崇高品格;学习和弘扬他热爱人民,坚持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伟大情怀;学习和弘扬他开拓创新,敢想敢干、勇往直前的政治勇气;学习和弘扬他秉公执法,惩贪治腐、净化风气的执政胆略;学习和弘扬他大公无私,能进能退、能上能下的博大胸襟;学习和弘扬他清正廉洁,清白做官、老实做人的人生品质。
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手拉手、肩并肩,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努力作出无愧于革命先辈、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的贡献,在时代进步洪流中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作者系仙桃市政协副主席,本文为作者2014年10月12日在张难先铜像揭幕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