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雉山文钞》读后

辛亥革命网 2016-02-01 08:49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王兆鹏 查看:

春节前夕,突然收到白雉山先生寄赠的新作《白雉山文钞》,真是喜出望外,平添了佳节气氛。
  春节前夕,突然收到白雉山先生寄赠的新作《白雉山文钞》,真是喜出望外,平添了佳节气氛。

  白雉山先生是我的乡前辈。其父杨子方先生系鄂东名儒,名重乡里。他幼承庭训,文学功底深厚,其诗词楹联早已为人所知,文章却结集甚少,难窥全豹,深以为憾。

  这本由长江出版社出版的鸿篇巨制中,收录有韵文散文、杂议论文、说古道今、诗词楹联趣话、辛亥首义轶闻等5大类,计70万字。我先睹为快,深感内容宏富,美不胜收。其中有些文言文和韵文,足见其素养不凡,如《白雉山赋》(鄂州大山名,白雉山本名杨村,以此为笔名),《黄鹤楼赋》、《武昌首义赋》等,都是以题为韵的骈体文赋,写作时不仅要求对仗押韵,还要切题和具有文采。难度极大,一般人视为畏途,不敢涉猎。而白雉山先生却写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词章典雅,难能可贵。曾受到《中华辞赋》的多次好评。

  白先生的散文、论文、杂议,也都别具一格,成就显著。有多篇论文在《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广州师范学院学报》、《鄂州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其议论杂文尤具特色,笔锋犀利,说理性强。如1958年5月14日在长江日报上发表的《迟了,总算来了!—从出版林放的第一本杂文想到的》,著名杂文家夏衍先生看到后颇为赞赏,竟于同年12月3日在人民日报上著文评论说:“不久前在《长江日报》看到一篇白雉山同志的文章,题目是《迟了,总算来了!》,这是作者得知林放同志的‘第一本杂文集’出版而引起的感慨,他对‘这位名噪文坛的杂文巨擘’为什么在他垂暮之年才出第一本杂文集而‘感慨系之’。他从资、从德、从才三方面来看林放的杂文,认为他的杂文集早该出版,而且不该只出一本。他说写杂文常常会触怒某些人,又不可能成为‘畅销书’,所以‘杂文之欲出版者难矣’。对这种看法我也有同感。”林放先生亦甚为高兴,除给白雉山来信致谢外,还特将夏公的这篇文章作为《代序》,收入他的第二本杂文集《未晚谈》中。陈泽群、严秀等著名杂文家亦多有好评。

  在《说古道今》、《诗词楹联趣话》诸章中,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亦具有耐人寻味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其《辛亥首义轶闻》一章,曾受到著名辛亥革命史家贺觉非先生好评,《江汉早报》亦予以连载。

  白雉山先自15岁发表作品以来,笔耕不辍,近70年间作品无数,可惜在“文革”期间损失殆尽。这次结集出版的大都是“文革”后从各书报上选录的作品。虽非全豹,但亦可见一斑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