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追梦记》前言

辛亥革命网 2016-07-08 09:48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平贵 查看:

为了回报社会和家乡父老的关爱,现将刘氏双烈革命事迹和纪念文章及有关有关史料、图片汇集成书,称为《游子追梦记》。用记事、记物、写人、写景来抒发人的思想或见解。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誉为全球三大最著名革命运动的辛亥革命已过去100多年了。2011年时逢辛亥革命100年纪念,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各地中华儿女隆重纪念辛亥革命,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在家乡父老和有关部门的鼓励、帮助、支持下,我先后撰写并出版《辛亥巢湖刘之双烈》《皖江辛亥风云录》两本书,主要讲述我的祖父刘之良、叔祖父刘之堂投身辛亥革命,毁家纾难,以身殉国的故事,还提到1958年“大跃进”中刘氏双烈墓被毁之事……时至2015年3月,巢湖市人民政府启动慰烈工程,在南山烈士陵园重建双烈墓,于4月3日举行“巢湖刘氏双烈墓重建落成仪式及悼念活动”。此举牵动着数百颗双烈后裔亲属和刘氏族人的心,也牵动着千万颗巢湖人的心。春风化雨,润泽万物,在巢湖这方热土上激发出一系列的积极因素和正能量,有关单位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报纸、电视等媒体跟踪报道,巢湖日报连续报道《刘氏双烈墓迁入南山烈士陵园》《刘氏双烈墓重建落成揭幕》消息,配发《烈士后裔在南山烈士陵园植树》图片;巢湖电视台4月13日播出《刘氏双烈墓重建落成揭幕》《辛亥双烈士事迹报告会》新闻。辛亥革命网于4月15日、17日、20日连续报道《辛亥后裔刘平贵在巢湖二中作刘氏双烈事迹报告会》《百年风云强国梦 革命精神铸国魂》《隆欣霖在刘氏双烈墓祭奠活动上致谢词》和《巢湖刘氏双烈先祖家世考证与思索》等文章。光明网、安徽文化网、巢湖论坛、合肥市关工委和巢湖市等网站纷纷转载,正所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花自开”。为了回报社会和家乡父老的关爱,现将刘氏双烈革命事迹和纪念文章及有关有关史料、图片汇集成书,称为《游子追梦记》。用记事、记物、写人、写景来抒发人的思想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本书为纪实文学作品,反映真人真事。内容包括散文和诗词,并附录后裔心声、贤达感言、媒体报道和历史文献,计25万字。本书与已出版的《辛亥巢湖刘氏双烈》《皖江辛亥风云录》为姊妹篇,但题材内容有所拓展,增加了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政局研究和孙中山、黄兴、宋教仁、柏文蔚、龚振鹏、蔡锷、徐锡麟、秋瑾等英雄人物的资料。凡在报刊、媒体发表过的散文和诗词,均注明原载出处。

  搜集史料颇费艰难,有关辛亥革命前后的清末民初历史档案资料残缺不全,尤其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至1927年(民国十六年)期间,多处档案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断档现象,原因是战乱时期国民党政府撤退台湾时带走一部分、烧毁一部分,加之后来“文化大革命”损坏,故收集这一时期资料很困难,如同大海捞针。例如,《巢县人民革命斗争史》中提到1914年巢县民众愤怒抗议反动官府杀害忠良,有时人作《哀南巢》一文贴遍大街小巷,其中有“三木频加,惨痛刘郎之血……”等语,循此线索,我苦寻《哀南巢》十多年,至今未果。尽管艰难,在收集史料时得到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台北国史馆、上海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江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安徽省档案馆、安庆市档案馆、天长县档案馆、巢湖市方志办和党史办的支持和帮助。安徽省民政厅、巢湖市政协、巢湖市民政局和巢湖日报社、巢湖电视台、辛亥革命网、安徽文化网等媒体,以及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等媒体工作人员,投入大量精力,精心审阅、修改、编发,为汇编出版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深表衷心的感谢。

  本书中的《辛亥巢湖刘氏双烈》《辛亥革命先烈刘之良、刘之堂传略》《碧血丹心照汗青》等文章成稿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经刘氏宗亲和当地乡贤及专家阅改、充实,后又送请有关领导、专家、贤达和刘氏族人审阅,得到悉心指导,不断修改,历时20载,始臻完善。有幸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田鹤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原副司令员刘红军将军,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际局原局长、《中国台商》杂志社总顾问王国泰,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执行主席、中国国际资讯集团董事局主席余顺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理事长、全国工商联办公厅原主任路印林,中华于右任研究会会长、亚洲台商总会会长赖灿贤、巢湖市委原书记、市政府原市长孟家安,巢湖市政府原秘书长崔式坤,水利部离退休干部管理局长、党委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凌先有,水利部水文司原司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胡宗培,陕西省人大常委、九三学社省委副主委、水利厅原副厅长魏成寿,陕西省水利斤副巡视员、陕西省水文局原党委书记郑生民,陕西书法家、陕西省水文总站原党委书记兼主任张志超,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右任书法学会副会长、于右任侄孙女于媛,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资深辛亥革命史研究专家张应超,文化先贤陶渊明四十七世孙、淮南市政协委员、淮南师范学院教授陶保玺,作者外甥女、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副主席、香港盈通投资集团总裁隆欣霖等人的墨宝作为题词。我的挚友凌先有在百忙中审阅了全稿并写序,巢湖乡贤、资深史志专家袁传华审阅了全稿并写跋。陕西省水文局常务副局长师光玉,合肥市巢湖企业关工委主任、原巢湖地区关工委主任、地区党校常务副校长蓝墨煦,巢湖市关工委主任、政协原常务副主席盛雨农,合肥市巢湖企业关工委顾问、原地区统计局长罗序安,合肥市巢湖企业关工委副主任、原地区劳动局副局长刘作根,合肥市巢湖企业关工委副秘书长刘斌,合肥市地方志办公室资料处处长陶俊生,巢湖市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邹建,巢湖市党史办公室原主任陆道甠,巢湖市地方志总编辑昂朝桂审阅了大部分文稿并修改润色。巢湖市民政局长吴忠来、副局长刘广安、优抚科长叶宗凡审核了有关史实资料。有关领导和贤达写了感言。巢湖刘氏族人代表刘前辉、刘前江、刘前华等人大力支持并提供了重要历史资料。在领导、专家和贤达的鼓励、支持、指导和帮助下,本书付梓问世,圆了我的童年梦。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圆梦之际,悲喜交集,感慨万千。回望20多年来追逐童年梦的经历,感受良深,自感经历了一次重要的人生历练,咀嚼人生,反复回味,在不懈的探索和追求中磨砺,心灵经过洗涤,思想得到升华,领悟到人生真谛,犹如浴火重生,凤凰涅盘,幸莫大矣。

  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由古至今,时而惊涛骇浪,时而波平浪静,然大河之水生生不息,千淘万漉,任由鱼龙翻腾,龟蛇戏游,承载了多少英雄豪杰?又淹灭了多少奸佞败类?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都沉淀为历史。20世纪初的中国辛亥革命,是一幅厚重的历史画卷。回望百年前的辛亥革命,风云激荡,岁月峥嵘。在生与死、血与火、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搏斗中,涌现出无数先烈志士,他们为前仆后继,或战场捐躯,或刑场就义,演出了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史诗大剧,令人惊叹、自豪、振奋。史书中记载着许多身殒百年之中、声弛千栽之外的英雄豪杰,然而更多的人却隐没在史书的背后,不为世人所知。正是由于这些千千万万有名和无名英雄的无私奉献,支撑国家,经纬天地,推动历史,走向光明。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辛亥革命是全球公认的世界三大最著名的革命运动之一,震撼了世界,被誉为“亚洲的觉醒”。其伟大意义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齐名。辛亥革命发生在新旧交替的历史大背景中,是当时中国多种变革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造因于民众期望已久的社会变革,由社会精英和广大民众共同造就了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丰功伟绩,彪炳千秋,举世赞颂。百年沧桑,山河巨变。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经过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迎来了光明,如今伟大祖国巍然崛立在世界东方,取得的辉煌成就引世人瞩目。

  人类历史发展历程证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作为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生命力和凝聚力,就不可能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的日子里,海峡两岸和世界各地隆重举办纪念活动。辛亥革命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爱国、救国、兴国,这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表现。作为辛亥革命后裔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将辛亥革命精神薪火相传,让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敢为天下先,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

  叹时间不能倒退,恨历史无法返回。人皆有追思历史往事的情愫、寻根究底的天赋及向往美好未来的愿望。作者不揣浅陋,以绵薄之力编著此书,意在纪念辛亥革命,弘扬革命精神,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个人能力和水平有限,疏漏和谬误在所难免,盼读者朋友赐教、指正。

作者2015年12月于西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