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婆家湘谭王氏的创业史(三)(2)
辛亥革命网 2018-05-10 09:24 来源:文史拾遗 作者:胡卫平 王学东 查看:
继配欧阳夫人,德秉坤柔,性成异顺,结缡载泳,相夫无违。执巾栉,奉羹汤,操井臼,习女红,勤劬孝敬。举凡妇职所在,一无所惭。其于妯娌、姑嫂间,异常和协。贤声远播,有自来也。黼臣公去世,夫人方十七岁。青年矢志之死,靡他柏节松筠,岁寒不改。承夫坠绪,重任仔肩,教养孤儿,曲尽慈爱。嗣君廷钺,幼年积学,壮岁出山。画获和参,劂功不少。
继配欧阳夫人,辅子廷钺,就是子介先生,为神冲王氏孙辈中最为出色湘潭商会会长。
(二)次子黻臣公夫妇
1.“分金济贫”、“积而能散”。
以赣帮为最,操纵握特权,各商为所困难。自公开钱号,互通汇兑,商困以苏。推公董帮事,垂三十年。有公务,虽严酷暑,必与议负责任。国家捐,地方捐,率破私囊,提倡一手而集数万金者不一举,邑宰咸倚赖之。
光绪之末,湘省大旱。潭、醴被灾特重,公捐钱五千缗,分散渌口、淦田一带。各殷实激公义,继续振救全活无算。涓江上流通粤,要道多滨河,风霜风雪,行人跌溺,时有所闻。公捐钱二千缗,并募钱数万贯,躬亲督修。先后三四年,上下二百里,易险为夷,行旅方便之二者。鏊尝从事,知其详。其他修桥设渡,保节育婴,施年米、发寒衣、捐谷赡族,分金济贫、立德立功、脍炙人口。
公素俭约,居街四十年,不染圜圚习气。茶楼洒肆,未尝涉足。非惜财,为惜福耳。性至孝,父母之命,终身不违。距家二百余果,白云望远,时切怀思。凡山珍海错,下至蔬果之类,不奉亲不敢尝。黼臣公中年卒濒,危虑无嗣。时,公夫人方有娠,公慨然日:“若生子,即生子,即后兄。”阅六月,廷钺生,遂后之。女弟二,酌予财产安其家。九族之亲,
三代之戚,分别周济,无遗漏。《礼》曰:“积而能散”,公诚有焉。
《积而能散》出自《礼·曲礼上》:“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积聚的财富能散发赈济,当安居逸乐时能迁于为善。”安安:前一个“安”字指安心适应的意思;后一“安”字指逸乐。迁:改变。王氏家族在“苟得千金”在基础上能够“积而能散”。这是在王宝田“苟得千金”基础上一大进步。
2.周济贫穷,不分疏戚
家常事一身摒挡。由是蔬食布衣,力崇节俭。十年茹素,一意行仁。周济贫穷,不分疏戚。所储余款,间亦居奇,每有所获,悉数分润。
辛亥武昌起义,沧桑世变,风鹤惊疑。太夫人捐钱二千缗,倡办团练,维潭邑秩序。捐银二千五百两,助湖南军糈。迨民国成立,捐银一千余两,续修家乘。捐谷一百硕,倡办族学。卓识伟干,非等孑义煦仁。前年寿六十,拟发赈米百硕,不称觞。嗣以七帮备界坚请开筵,宴客所费逾千金,而所发之米不少减。孤寒戴德,共祝长生。
黻臣先生的夫人屈氏,捐银一千金两,续修四修族谱,合族敬撰文曰:“洞识大义,有士行者也”, 民间说修族谱是最大的孝,作为一个女流,无论是捐钱、赈米,地方公益事业,特别是“倡办族学”,“卓识伟干”屈太夫人是王氏家族仁慈、义举最伟大的人。
(三)三子协臣先生夫妇
1.不衣文绣,俭约极点
协臣先生自幼随其封翁宝田公业商,鱼盐贷殖,家道丰盈。圜圚数十年,绝无尘嚣习气。不衣文绣,不茹膏梁,俭约已达极点,夫人赞襄家政,履富厚如贫贱。荆钗裙布、蔬食菜羹,与其夫无少异。
2.年终施谷,岁寒发衣
协臣先生好佛,而夫人则端庄闲澹,若有仙姿,凯恻慈祥又兼佛性。建庙宇,修桥梁、拯灾黎,除道路。种种慈善,凡夫子所欲为者,无不极力先赞成。巾帼声称有自来也。年五十六岁,以微笑疾终。
协臣先生和尹太夫人,慈祥又好佛。对于修路建桥、广设庙宇、年终施谷、岁寒发衣。自己“以节食缩衣之余资助之。”
3.修路建桥,广设庙宇
内刚外柔。不好华肴、不苟言笑。妇孺童仆,词气稍媟亵,不当面理斥,即正色对付。自其以下之人观之,恒有懔懔不可侵犯之,概而其于父母翁姑之前,夫子妯娌小姑之间,必敬必戒,无在不见其和顺。钟规郝法,庶乎近之。夫人则以节食缩衣之余资助之。年终施谷,岁寒发衣。八百孤寒,渥承惠泽。多情推解,习以为常。见义勇为,挥金不惜。贫不能娶者,为之婚聘。老而无子者,为之继续。出私囊而成美举,乡党宗族所赖以立家室、接宗祜祏者,不一其人。
协臣先生与尹太夫人,慈善而好佛,特别是“见义勇为,挥金不惜。”“八百孤寒;渥承惠泽。”“贫能娶者,为之婚聘。” “老而无子者,为之继续。”王氏富不忘仁,还有什么值得可说吗?
三、孙辈扶贫
(一)王子介夫妇
1.王子介出任湘潭商会(民国)第一任会长
湘潭固大都会,商务殷盛,甲于他邑。封翁谢世,哲嗣子介继起承袭旧业,愈益扩张。商界诸君,交颂其能,今年乃被举为商会总理。会有贫民工艺厂之设,复推举为董事。其所设施,规模宏远,非但以守成者著称矣。
王子介出任商会总理、董事都是前清时期的事。
2.“兵战”不如商战
虽然子介方任为商会总理,商者,今世之所最急。昔日崇本抑末之说,已不适于时势之宜。环球竞争,其商力最厚者,国势亦最强。非仅仅操奇计赢,居积致富之谓也。故论者谓以“兵战不如以商战”。吾潭虽习于商,然知对内而不知对外,知守故而不知更新。所赖总其事者,转移而倡导之。不唯为一邑辟利源,尤贵与世界争雄长。安见树立的成绩,必后于武功也。子介其勉之哉,继自今所以完成封翁未竟之绪,而慰大夫人期望之殷者,固有在矣。
王子介“兵战不如商战”乃是推行曾文正公之说。
3.设置“贫民工艺厂”
抑又思之太夫人慈善为怀,今贫民工艺厂之设,俾贫无聊赖者,学习营业,于以自谋生计,不致仰食于人,其为慈善孰大?于是,尤太夫人之所乐与观成,而子介承新之志者也。
“贫民工工艺厂”,新版《湘潭县志》、《湘潭市志》均有记载。特别进入民国,王子介又被选为湘潭商会第一任会长,成立于光绪三十一年(1903)的“贫民工艺厂”,又有新的发展。慈善是可怜贫者,组织贫者学习营业,自谋生计,跟我们当今“扶贫”具有一样性质。王氏“富不忘仁”达到新的高度。
(二)子芳先生夫妇
1.奉待荡药,哀伤过度
子芳先生,湘乡王黻臣公季子也。讳昭兰,册名廷钧。体清腴,面皙白,有翩翩佳公子之誉。读书善悟,不耐吟诵。作文写大意,不喜锤炼。不临摹碑贴而书法秀丽。志远大急于仕进。两应童子试,一赴乡闱不与选,遂弃帖括。于清光绪二十七年,以报效秦晋,赈款议叙工部主事。供职两年,转洊度支部郎中,覃恩诰封中宪大夫。未几,封翁病笃。告终养旋里,奉汤药数月,遭大故。哀伤过度,体渐消瘦,读礼家居兼养病。拟延两载,遂不起。年三十岁,葬潭邑三都四甲叶子塘巳山亥向。
2.任侠施与,戚邻贫者
是时,其父星候公已故。便轮往浙,省其母。旋返湘,省舅姑于湘潭。检点旧旧服饰,分给奴婢及威邻之贫乏者。任侠施与固其素性也。
关于秋瑾,有关其救助贫者,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九月出版的《秋瑾集》,尚有记载,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引文未写明出处者均取自《上湘城南王氏四修族谱》民国五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