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正视黄孝战役这段历史
辛亥革命网 2021-03-19 10:22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公明 查看:
黄孝战役是辛亥革命中最大的一次会战,革命军方面投入了来自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广西、安徽、浙江、上海、广东等省市的精锐兵力3个军、3个支队、1个舰队共10余万人;清军方面投入了其最精锐的北洋六镇主力组成的两个军数万人。这一战役,双方投入兵力大大超过此前的汉阳、汉口保卫战和革命军攻克南京的作战。这一战,是革命军最精锐兵团与清军最精锐兵团的一次决定性会战,它与当时全国各地的战役配合,最终决定了清王朝的覆灭。
一、黄孝战役为什么宣传得不多
在中国,满清、北洋军阀、伪满洲国、国民党以及现在的某些人,妄图篡改历史,拼命踩革命军,死命吹嘘满清、北洋军阀、伪满洲国、国民党(自诩为“革命党”,说白了就是国民党的当权者以及国民党的嫡系,诸如汪精卫、蒋介石之流)、土匪、黑社会,企图颠覆正义和邪恶的概念,把人民的思想搞乱,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这帮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掩盖革命军的实际战斗力,掩盖黄孝战役的伟大胜利,造谣说革命军不堪一击,满清皇帝、北洋军阀、国民党、土匪、黑社会天下无敌。下面我们具体分析黄孝战役时期,到底是满清皇帝、北洋军阀、国民党、土匪、黑社会的战斗力强?还是革命军的战斗力强?
二、打黄孝战役的原因及作用
一提到辛亥革命,有人马上会说是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事实上黄孝战役,既不是资产阶级革命,也不是没有发动人民群众,黄孝战役有自己的特点。黄孝战役的起因是隆裕太后野心太大,对江南人民构成巨大的威胁,江南人民同仇敌忾团结起来推翻她的政权。众所周知,清朝初年,满清统治者为了扫平江南,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等全城规模的大屠杀,而隆裕太后一听说江南这边造反了,马上派军队来打,企图重演多尔衮到处屠城、占领江南的模式,最典型的是他们在汉口到处放火,造成汉口一片废墟,汉口的老百姓不管是不是造反的、是不是革命军,满清统治者对他们一律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结果江南的老百姓对满清统治者愤怒无比,认为他们又准备在江南屠城。当时稍有血性的老百姓并不懂得什么是资产阶级革命或无产阶级革命,但老百姓懂得,为了生存,谁要老百姓死,老百姓一定会团结起来叫他死,这个最简单的道理。于是大家踊跃加入革命军,开到湖北前线,与满清决一死战。
老百姓不但对满清是这样,对头顶“革命党人”招牌的土匪、黑社会也是这样,辛亥革命时期好多省的黑帮老大被枪毙后,军民欢呼声连绵数十里,人民群众高兴的程度不亚于人民处决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官、陆军大将)、谷寿夫(日本第六师团长、陆军中将),如果任由土匪、黑社会为所欲为,老百姓就得死,于是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奋起自卫。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打黄孝战役的革命军能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呢?这是因为满清镇压武昌起义,清军在占领汉阳、汉口后,大肆杀人放火抢劫,而隆裕太后对这种事情大肆嘉奖,大力宣传,企图重演满清到处屠城、大搞杀人放火抢劫,这帮人不断地鼓吹要扫平江南,重演“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九江屠城”、“安庆屠城”、“南京屠城”等,据不完全统计清军入关前后屠杀汉人八千万,全国因被清军屠杀、战乱饿死、瘟疫病死的老百姓至少有一亿八千七百万人。结果此前大部分对打清朝不太关心,只想安安稳稳过自己日子的人,被满清统治者逼得走投无路,都加入了反清战争的行列,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所以黄孝战役的革命军军力膨胀了好几倍。黄孝战役是被满清到处屠城的政策逼的,老百姓被满清逼得走投无路,只好与满清决一死战,因此参加黄孝战役的人大部分不是“革命党”就不足为奇了。既然参加黄孝战役的人大部分不是“革命党”,那南京临时政府中的“革命党”在黄孝战役中说话不算数就在意料之中了,这也解释了南京临时政府要停战,革命军照打不误的原因,人民群众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活下去,要反对满清屠城,要把满清从江南打出去,要粉碎满清扫平江南的计划,而南京临时政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们中某些人鼓吹满清不可战胜,革命军不堪一击;清朝扫平江南是肯定的,只有跟清朝谈判,“革命党”才能在清朝搞到几把“板凳”,不然什么都搞不到,他们大肆散布投降主义和失败主义的言论,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觉得南京临时政府完全靠不住,在生死关头,他们只会溜之大吉或投靠清朝,到头来倒霉的是老百姓。老百姓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靠别人,大家团结起来把清朝从江南打出去,生死存亡在此一战,于是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男女老少一起上阵,清朝完全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黄孝战役完全是人民发动的,参加黄孝战役的军民达到了100万以上。
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以少数人去打清朝的多数人,事实上黄孝战役是以革命军4倍的兵力去打清军,革命军大炮是清军大炮的3倍,清朝完全是被革命军人山人海、炮山炮海打垮的。有人说,武器只有清军的武器好,事实上革命军有人民支持,革命军拿着人民捐的钱去买或造新式武器,打黄孝战役的时候革命军的新式武器比清军的新式武器多好几倍就不足为奇了。有人说,清军会打仗,革命军不会打仗。事实上革命军打仗的经验是不断积累的,黄孝战役革命军集中了集体的智慧,采取了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战术,清军主力被打得落花流水、望风而逃,可以说黄孝战役是决定性的大会战,一战定江山。这一战把清军主力从武汉打退到河南信阳,清军第一军遭到惨重损失,清军第一军、第二军总统官段祺瑞见大势已去,被迫通电全国,宣布反正,隆裕太后得知清军主力惨败并已全部反正后,走投无路,于黄孝战役结束后的第3天,即1912年2月12日宣布清帝退位,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彻底覆灭,革命军和人民群众在这一生死大决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江南人民彻底粉碎了清王朝企图扫平江南的野心;人民群众发动黄孝战役的目的——生存下去,粉碎满清统治者到处屠城的目的已经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