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的两个军政分府(3)
辛亥革命网 2013-12-18 00:00 来源:江淮晨报 作者:李云胜 查看:
另一个军政分府成立于李鸿章享堂(资料图片)
1911年11月9日,当大书院上空群众庆祝庐州军政分府成立的呐喊声此起彼伏的时候,王亚樵联络了手中握有武装的李元甫、邑人秀才王传柱、李府族人佃户李小一以及张朝阳等人,会同郑益庵、朱品朝、唐幼文诸同志,聚会于合肥东门外大兴集李文忠公祠,即李鸿章享堂,成立庐州军政分府,宣布庐州光复。
王亚樵拥戴李元甫为军政分府司令,自任副司令。下令驱逐地方官吏,查封李府仓房、当铺、钱庄,充作革命军饷;一面开仓赈济贫民,在城乡贴出安民告示安抚阖邑百姓,通告士农工商,各安其业。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翁飞博士评价说,庐州光复在安徽辛亥革命运动中无疑是一件大事。革命党人本应精诚团结,和衷共济,一致对外。但是,当时消息阻滞,许多地方革命党人的活动都是分块、隐蔽,彼此缺少沟通。武昌起义本来就是仓促行事,孙中山先生又远在海外,无法制定一个通盘计划,当然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指挥中心。加之地方上的满清官吏从中拉拢、挑拨,甚至搞假起义、假光复,致使革命党人中因争权夺利而阋墙内讧,甚至酿成自相残杀的悲剧。
两个军政分府对峙的局面形成后,矛盾首先表现在政治方面,而更为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利害冲突。
起先,王亚樵的政权只是在东乡、北乡一带活动。后来,当他动员回乡民团,组织农民武装,势力日益强大并向城区发展的时候,孙万乘的军政分府便不能不警觉了。孙万乘决定智取王亚樵,发出大红请柬,敦请王亚樵、李元甫、王传柱、李小一诸先生到大书院赴宴,共商庐州军政大计。
那些初出茅庐的草莽英雄们信以为真,便从李文忠公祠进城到大书院,想通过谈判与孙万乘平分秋色,成立一个团结统一的新的军政分府。李元甫、王传柱、李小一三人连警卫也没带,兴冲冲按约定时间来到大书院。谁知三人刚跨进大门,走向二进厅堂,便从庭院各个角落蹿出荷枪实弹的士兵,把三人围在院中,一一逮捕,戴上脚镣手铐,投入大牢。
幸运的是王亚樵那天因去西乡动员民众,扩充队伍,未能同阵前往。闻讯后立即离开合肥,马不停蹄地奔南京投奔当时任革命军第一军军长的柏文蔚,决心在革命大潮中一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