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华人诗祭黎黄陂诞辰150周年
辛亥革命网 2014-03-17 00:00 来源:华夏经纬网 作者:韩潮 简安然 查看:
左为黎黄陂手迹;右为《咏黎黄陂诗词集》书影
马年早春,一部汇集了两岸三地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诗人诗作的《咏黎黄陂诗词集》在武汉出版,纪念中日甲午海战120周年并黎黄陂诞辰150周年。
黎黄陂研究会理事长裴高才介绍,书名之所以取名“黎黄陂”是因为民国年间的史书、报章、政府公报、文牍、印章与书法作品中,黎黄陂就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代名词。《咏黎黄陂诗词集》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武汉市黄陂区政协副主席、黎黄陂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罗向阳,历时五年征集并主编,汇集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480位诗人的640首佳作。
早在2001年秋冬时节,时任中共木兰乡党委书记的罗向阳,接待了一位来自新加坡的新风诗协会会长余彦男先生,他是专程前往木兰乡东厂畈拜谒黎元洪故地的。当他看到黎黄陂题写的“正义”匾额仍保存在黄陂收藏家彭云清那里时,便感慨万端地说:“黎黄陂是走向共和的先驱,民国元勋,理应受到尊重,至今在海外仍有余响。”当得知裴高才著《民国第一伟人黎元洪》经报刊连载后,于辛亥革命90周年时已经在木兰乡的黎黄陂大酒店举行了首发式与研讨会时,余先生顿时诗兴大发,口占《黎黄陂颂》一首:“浮沉宦海涉横波,日运韬谋夜枕戈。敢瘁开心除帝制,长怀赤胆照山河……”
受此启发,罗向阳会同裴高才等一批文化人士,便发起成立了黎黄陂研究会。几年间,竖起了全国第一座黎黄陂铜像,创建了第一家黎黄陂民间博物馆,相继出版了与黎黄陂相关的书籍、画册、书画集、挂历等十余种。并自2008年始开始在海内外征稿,筹划出版诗咏黎黄陂的诗集。台湾淡水大学陈冠再教授得知后,主动给罗向阳提供了台湾知名诗家详细地址,此次诗词集共收有14位台湾方家的20首诗作。其中姚植先生高唱:“革命天声歌大汉,地灵人杰鼓春风。”突出了黎黄陂对辛亥革命的非凡作用。林献阳先生的诗句,则点明了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荆襄大邑数黄陂,代有能人出落奇。”让人寻味。湖北英山冯伯乾先生的《遇难》,以诗纪事,吟咏了黎黄陂参加甲午海战的史实。诗云:“水师毕业誓从军,渤海横遭舰击沉!险些葬身鱼腹里,吉人天相死逃生!”
与此同时,裴高才著《首义大都督黎元洪》题记——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老诗人王士毅的《黎黄陂颂》:“武昌首义建殊功,帝制呜呼注寿终。海陆班师翻伏虎,风云际会誓从龙。民趋革故江山易,国步维新天下公。一代英雄时势造,黄陂黎氏出元洪。”此次也收入其中。
黎黄陂还是一位知名的书法家,其真迹遍及海内外,此次诗集独家披露了藏于黄陂民间、由黎黄陂手书、集清代儒将左宗棠名句的条幅图片:“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据悉,《咏黎黄陂诗词集》是武汉地区祭甲午海战120周年与黎元洪诞辰150周年的系列项目之一。今年还将推出首个黎黄陂博物馆的文物展,武汉出版社出版的萧致治教授著《黎黄陂评传》,以及洋洋200万言的全国首部《黎黄陂全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