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读书:“上医医国”与“商贾救亡”(5)
辛亥革命网 2020-03-16 20:38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胡新 查看:
己亥冬至庚子春,即2019年底到2020年3月,新冠肺炎肆虐武汉、湖北,又扩及全国各省乃至于国外,武汉封城,我禁足于宅已然五十日,惟思虑、读书为务,现将学思小感呈献诸君,盼获指教。
囤积在宜昌的物资按照轻重缓急实施分段运输,除最紧要及过于笨重的物资直接运抵重庆之外,其余先抢运至万县等地,再接运至重庆。此外,卢作孚还征集一千二百艘木船参与抢运。最大程度利用四十天中水位时间,将全部待运人员和一半以上的物资安全运抵后方。随后二十天,民生公司又抢运了两万多吨重要的兵工器材,直至长江水位已低落至不能大规模运输,战时运输最紧张的一幕——宜昌大撤退才落下了帷幕。
此后,民生公司继续抢运物资。在整个过程当中,民生公司一共输送了部队和壮丁二百七十万人,弹药、武器三十余万吨,运送军粮十一万吨,对中国抗战贡献巨大。
中外史书尝称卢作孚指挥的宜昌撤退为“东方敦刻尔克撤退”,这样比拟有道理,因为它们是二战期间最重要的两次大撤退,为反法西斯阵营保存了有生力量,可以并辉千秋。但这个提法毕竟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产物,我以为应予修正,改为敦刻尔克是“西方的宜昌大撤退”,因为宜昌撤退在先(1938)、敦刻尔克撤退在后(1940),而且撤退物资人员的规模,宜昌在敦刻尔克之上,故比拟的主体应该是宜昌。
令人感奋的是,在时下的抗疫总体战中,多方豪杰慷慨,各路人士竞力,而民营企业员工是其中的一支生力军,民营企业家堪称卓越。以我们比较熟悉的武汉大学校友会中的企业家为例,便足以显见,弦高、卢作孚后继有人。这里略举几例。
如陈东升的泰康集团在抗疫中巨额捐款,贡献大批医疗器材。艾路明的当代集团巨额捐款,提供千余台呼吸机等大批防控物资,建方舱医院和康复驿站,改造提供六千七百张病床。

阎志的卓尔集团提供大量医疗设备,建立七家应急医院、三家方舱医院,捐款捐物数亿元,旗下六家酒店为援汉医疗队员及在汉医护人员提供住宿及生活服务。


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的般般事例中,可以见得,商人,民营企业家,具有崇高的爱国爱民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
向他们致敬!
郭齐勇:当此疫灾横行无忌,所谓大流行于世界之际,冯先生讲上医医国与商贾救亡,深具历史感与时代精神!冯老师不愧为大家!余听读之后,深受教益。古人有思不出其位之说,王弼注《易》,谓“各止其所,不侵官也”,即不逾越自己的职责。然“上医医国”,是又一传统,即冯先生在本文中所讲的,以及吾人可体会的深意。大文启发我们在“新冠时代”可以作出多维的人文反思。为冯老师点赞 !!!
郭齐勇,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