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向未来 “武大校友+湖北楚商”齐聚黔西南话发展(上)

辛亥革命网 2024-07-25 08:29 来源:中国黔西南 作者:中国黔西南 查看:

7月21日,“武大校友+湖北楚商”赴黔西南州寻根“加油之旅”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成功举行。

  编者按

  共同为黔西南发展“加油”——访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湖北省楚商联合会会长、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理事长陈东升

   “这次我们组织了武汉大学旗下联席会的企业家,来到黔西南安龙县,既是一次寻根‘加油之旅’,又是寻根‘感恩之旅’。”7月21日,在安龙县加油文化院出席“武大校友+湖北楚商”赴黔西南寻根“加油之旅”交流会的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湖北省楚商联合会会长、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理事长陈东升,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他说,一个历史名人张之洞把武汉、武汉大学、楚商和黔西南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这是一个跨越时空的纽带,来这里寻根,看到了张之洞少年时代成长学习的印迹以及他波澜壮阔人生的起点。张之洞成长于安龙,建功立业于武汉,楚商们怀着寻根感恩之心来到这里,把张之洞的两个重要阶段连接起来了,所以叫寻根之旅,也是感恩之旅。

  “因为张之洞在近代史上开展洋务运动,办学校、兴实业、建城市、修铁路,所以武汉的今天才有了这样的大格局,我们尊称他为武汉的‘城市之父’,张之洞也可以说成是今天楚商早期的创始人。”陈东升说,楚商们来到黔西南,还是一个学习成长之旅,大多数人看到和了解到的张之洞,都是从历史书本上得来的一个历史人物印象。

  “今天来到张之洞学习成长的地方,通过观看舞台剧,再现了一个活生生的翩翩少年张之洞,他胸怀大志、苦读学习,励志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成为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陈东升感慨道。

  陈东升说,黔西南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兴办教育,兴义八中每年都向武汉大学输送大量的优质生源,让他十分欣喜。他将积极支持黔西南教育事业及康养事业的发展,加强联系与交流,推动楚商前来黔西南投资兴业,用心用情用力促进两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安龙是张之洞的成长基地,“加油文化”源自张之洞的父亲张锳当知府时为苦读学子添灯加油的故事。陈东升希望黔西南把这里的家国文化、历史文化发扬光大,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借助文化的力量实现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黔西南日报融媒体 记者 蔡定平 实习记者 王国珍)

  促进汉黔合作发展开花结果——访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资远

   “因为张之洞,让武汉和黔西南两地有了这样一个连接在一起的缘分,这一次来到黔西南这片热土,让我感受到了黔西南人民的热情,美丽的山、美丽的水、美丽的人,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资远说。

  7月21日,考察参观了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兴义市第八中学,张锳、张之洞曾经工作学习之所后,李资远对黔西南的教育发展感受颇深。

  “‘添灯加油’是张锳在任兴义府知府时的一个举动,虽是其重教兴学中一个非常小的故事,但是他激励着当时的青年学子不断学习,为这些学子如何报国指明了方向。一路走来,看见张锳在这里留下的历史痕迹,感受特别深刻,也特别激动。”李资远表示,张之洞成长在安龙,受“加油文化”影响,自幼苦读、勤奋学习的精神为他后面的成长道路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比如在湖北任湖广总督的18年间,建工业、修铁路都是基于他少年时期形成的良好的学习基础,才能有所作为。

  对于张之洞的文化历史的挖掘和传承,李资远说:“我们一定要用开阔的视野去看待文化传承和文化历史的挖掘。张之洞的成长经历及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就是我们需要挖掘的,同时,武汉大学跟黔西南在挖掘这一段历史时,要在更加注重在历史基础上,体现出我们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一种文化传承。”

  “极目千里,问几辈能挽河山?”在参观考察中,李资远对张锳留下的这句话特别感动。他说:“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千千万万学子的一个期待,我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今天,需要无数学子发愤图强,学好本领来报效国家的时代,这句话仍然意义重大,需要我们加强传承。”

  “通过这次考察交流,奠定了武汉大学跟黔西南在教育方面下一步合作发展的基础。两地可以在文化旅游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合作。目前,武汉大学有关专业老师已经来过黔西南,通过聘任兼职教授、特聘教授等形式与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学院进行合作,加强人才培养。”李资远表示,此外,利用黔西南天然地理优势,夏季凉爽的气候优势,可以把黔西南作为武汉大学教职工的休养基地,以这样的合作方式,进一步加强武汉大学跟黔西南开展全方位合作,让两地的合作发展开花结果。

  “我相信这样的合作,既在现在,更在未来。张之洞在湖北任湖广总督时创办了‘自强学堂’,这是武汉大学的前身,毫无疑问,‘自强学堂’为武汉大学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武汉大学建校已130多年,正是在这种自强精神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著名的学府,希望我们能够致敬历史、总结当下、做好未来。”李资远说。

  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是第一位。李资远表示:“要助推黔西南社会经济更好往前发展,毫无疑问人才是第一位,我们将通过武汉大学与黔西南的大学、中学、乃至小学,包括加油书院的合作,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促进人才资源积淀,必定能够促进黔西南社会、经济、人文等各方面发展,我相信未来可期。”(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单微)

  为黔西南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赋能——访湖北省楚商联合会秘书长、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秘书长蹇宏

   “我们寻根之旅核心的是加油,加油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特质,也是精神源泉,核心就是勤奋,是我们努力加油干。我们来到这里,就是要传承文化,就是要寻找精神的源泉,就是要集体赋能。赋能能干什么,就是迎难而上。”7月21日,湖北省楚商联合会秘书长、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秘书长蹇宏,在安龙参加“武大校友+湖北楚商”赴黔西南寻根“加油之旅”交流会,接受记者采访时激情满怀地说。

  作为一名定居湖北的贵州人,蹇宏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抚育之恩,从去年到今年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已先后到黔西南10多次,为黔西南更好发展奔波,每次来到张之洞的家乡,他就会被“加油文化”赋能,充满激情,也让他与黔西南的感情更加紧密。“我们要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为湖北、为贵州的经济发展注入我们楚商力量,注入武大力量,这是我们寻根加油之旅的初心,也是我们寻根的动机所在。”蹇宏说。

  “黔西南不仅有丰富的自然风光,而且更有深厚的人文色彩,风景如画的黔西南走出了一批大德先贤,造就了黔西南独特的人文色彩、人文情怀。”蹇宏希望把这些更好地推介出去,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蹇宏认为,黔西南的底色是生态,底蕴是人文,只要坚持人文的深度挖掘和文旅的持续打造,一定会迎来中国文旅的升级版。他说,安龙不仅是一个有人文底蕴的古城,在这里还能找到一种精神源泉、力量源泉。他将组织楚商来到黔西南,为当地经济发展赋能,助力兴义、安龙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蹇宏说,楚商将会在黔西南就文旅、康养地产、农业产业的加工、新能源材料等方面进行合作,并将组织更多的湖北企业家来到黔西南考察调研,一方面为黔西南州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在这里寻找适合自己事业的舞台。(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蔡定平 实习记者 王国珍)

  为黔西南快速发展鼓劲加油——访湖北省楚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湖北商会会长、上海国鼎建设工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雄

   “走进黔西南,我有三个没想到。第一,我没想到我崇拜的偶像——我们近代工业建设的先驱张之洞的家乡在这里;第二,我没想到黔西南是这么一块优美之地,46个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存、和谐发展;第三,我没想到黔西南有很多的投资商机,尤其是在文旅方面。”7月21日,湖北省楚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湖北商会会长、上海国鼎建设工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雄,在安龙参加“武大校友+湖北楚商”赴黔西南寻根“加油之旅”交流会时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

  第一次来到黔西南的张国雄,与同样来自武汉大学的校友们首次来到他的偶像张之洞的成长之地安龙寻根,让他得到了灵魂的洗礼。他说,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工业建设者,他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无数的企业家。张之洞的父亲张锳将“加油”一词推向世界,成为东西方一致认可的文化名词,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听到“加油”一词,就让他想到了动力、激情和希望,也让他由衷感受到那种推动民族工业振兴、国家经济发展责无旁贷的家国情怀。

  张国雄说:“在原来的印象里,黔西南是中国的西南边区,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之地。此外,黔西南工业基础落后,在科技方面与上海、长三角,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有着巨大差距。”然而,张国雄来到黔西南看到当地景象后,彻底颠覆了他的印象,并且让他为之震撼。“我看到的是黔西南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道路宽敞,百姓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是一个极富发展潜力之地。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贵州以经济发展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的成绩引起了国内外的瞩目。”张国雄真切地说。

  张国雄认为,黔西南是多个民族汇聚的地方,有良好的自然资源配置,有宜人的气候,秀美的山水,有壮观的喀斯特地貌。他希望当地文旅产品的发展,要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和融合,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

  张国雄建议,把聚居在黔西南的46个民族打造成一个文化长廊,展现不同民族在黔西南繁衍生息、生活奋斗的画面,把每一个民族的特色,包括影视、服装、语言、文字等等,用长廊将其展示出来,展现出民族大融合的气氛,凸显当地特色,而不是过度追求时尚与那些西方文明竞争。其次是深度挖掘张锳和张之洞在这里以“加油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闪光的部分。同时,武汉大学要把与张之洞有关的文化建立起来,形成一个长效联合机制,让全国各地的学者来到安龙寻根问祖,把黔西南的这张闪耀的中华名片宣传出去,将民族文化与精神文化宝库相结合,拉动黔西南的文旅热起来、火起来。

  张国雄表示,作为被黔西南州政府聘请的经济发展顾问,他将积极宣传、推介黔西南,发挥自身优势,让更多的企业家与知名人士来到黔西南,与黔西南交朋友、走亲戚、做投资,为黔西南快速发展鼓劲、加油。(黔西南日报融媒体 记者 蔡定平 实习记者 王国珍)

  汉黔携手打造黔西南经济文化发展新高地——访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严昌洪

   “这次到黔西南,走到哪里,哪里都是‘加油文化’的痕迹,只要继续坚持下去,‘守正笃行、久久为功’,我相信‘加油文化’一定会在黔西南结出硕果。”7月21日,在“武大校友会+湖北楚商”赴黔西南寻根“加油之旅”交流会活动中,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黔西南州“加油文化”宣传大使严昌洪接受采访时说。

  去年9月,严昌洪就来过黔西南,时隔不到一年,再次到来,他感叹到:“今年再来感受很不一样,黔西南对‘加油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做了大量工作,现在‘加油文化’的宣传风生水起,很多景点把‘加油文化’加入景区宣传介绍中,看到这样的氛围我也非常高兴。”

  严昌洪说:“在考察交流中看到,如今,黔西南通过对有关历史建筑的复原、建设陈列馆等,通过这些古建筑让更多人来领略张锳、张之洞在黔西南兴学育才的经历,让大家在观看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我相信在地方政府、学者的研究宣传下,会吸引更多的人来黔西南‘加油’,为黔西南的经济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我相信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新气象。”

  对于“添灯加油”蕴含了张锳什么样的教育智慧?严昌洪说:“张锳添灯油劝学的举动,对现在来说不仅仅是鼓励劝学的教育意义,更深一层是为了鼓舞青年、鼓励社会民众为国家强盛做出各自的努力,虽然添灯油是一个小的举动,但是他坚持了14年,‘久久为功’取得了好的成就,在他任职期间,兴义府考取功名的人数有增加。如今,兴义教育发展的成绩,有传承下来的勤奋读书风气的功劳,是一种教育的传承。”

  他还说:“宣传‘加油文化’有多方面的意义,当下最重要是通过宣传鼓励青年学子努力学习,将来成才为国家效力,对发展教育有很大推动作用。但‘加油’又不仅仅是对学子的加油劝学,更是对各方面事业的加油,‘撸起袖子加油干’,各行各业加油干,相信黔西南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会取得更大成就。”

  “汉黔携手加油,打造黔西南经济文化发展的新高地”。在交流会上,严昌洪说:“这次交流,不止是武大的校友,我们武汉的企业家也来了很多,大家到黔西南,既是‘寻根’,也是来为黔西南‘加油’,通过智力、财力支持黔西南的发展。我相信在我们武大的校友、楚商的支持下,黔西南将来会有一个更好、更大发展。”

  此外,严昌洪说:“黔西南州聘我为‘加油文化’宣传大使,很荣幸、也很愿意为黔西南‘加油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7月23日上午,严昌洪还应邀在安龙县加油文化院开展了《亦官亦师文襄公——张之洞兴学育才的故事》专题讲座。(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单微 实习记者 詹贤春)

  (图片由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罗康、蔡定平摄)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