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向未来!“武大校友+湖北楚商”齐聚黔西南话发展(下)

辛亥革命网 2024-07-25 08:28 来源:中国黔西南 作者:中国黔西南 查看:

7月21日,“武大校友+湖北楚商”赴黔西南州寻根“加油之旅”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成功举行。

  共同携手书写友谊与合作新篇章——访楚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北京湖北企业商会会长、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林朋

  “走进安龙和兴义,我才发现这里有着这么深厚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特别是张之洞成长之地安龙县的招堤景区、十里河塘,一个县级城市里有着面积这么大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更是让我十分惊讶。”7月21日,楚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北京湖北企业商会会长、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林朋,在安龙县参加“武大校友+湖北楚商”赴黔西南寻根“加油之旅”交流会,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第一次来到黔西南、来到张之洞学习成长之地安龙县,让汪林朋有找到了“根”的感觉。他说,张之洞被誉为“武汉城市之父”,也是武汉大学的奠基人,由张之洞推动的湖北近代工业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让作为湖北人的他,因两地深厚的渊源,让他和黔西南的感情一下子拉近了。“这条历史纽带是我们今天相聚于此的情感基石,也是我们对未来合作充满信心的起点。”汪林朋深情表述。

  “武大的前身就是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自强学堂,这让我对张之洞和安龙增加了一层情感上的链接,让我觉得此行非常愉悦,非常有收获。”交通便利、自然景观秀丽、历史文化厚重,让汪林朋对安龙的观感非常好。

  汪林朋认为,一个县域经济的振兴,第一是要有一个好的学校,而安龙的加油书院从硬件设施到师资力量,都十分不错,让他看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其二是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历史文化名片,而在安龙成长起来的张之洞以及招堤等都是非常好的文化名片。此外,十里荷塘这片壮阔的旅游资源,将对安龙县旅游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汪林朋表示,将会从购物中心和酒店这方面延伸拓展“居然之家”在黔西南的商业业态,探索更多领域的投资机会,共同携手书写武汉大学校友会、楚商联合会与黔西南之间友谊与合作的新篇章。(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蔡定平 实习记者 王国珍)

  久久为功宣传推介“加油文化”——访湖北省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顾问、原馆长顾壁阶

  “享年72岁的张之洞,他的一生几乎与一部中国近代史相始终,在贵州兴义府,度过了大约四分之一的人生。在其父亲张锳的教育和影响下,他从小学习就非常刻苦用功,碰到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要去弄懂搞明白方才罢休,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特别是他11岁就写下了震惊四座、令人称道的《半山亭记》。19岁时其父亲张锳因病去世,回到故乡南皮守孝三年,而后参加会试,他从出生到19岁这段时间,几乎上都是在兴义府度过的,为他以后建功立业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说起张之洞青少年时代的成长历程,接受采访的湖北省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顾问、原馆长顾壁阶如数家珍。

  现年74岁的顾壁阶,从事张之洞历史研究多年,将张之洞的一生归纳为三个阶段,一是在贵州贵阳、安龙出生学习成长阶段,二是在武汉建功立业阶段,三是叶落归根故乡河北南皮阶段。顾壁阶说,张之洞为官达半个世纪,在当时的半个中国任过高官,他每到一地都践行着让国家富强的抱负理想,兴学、办厂、练兵,做了许多实事,特别是他走上了仕途后,不忘回馈贵州的父老乡亲,通过贵州学政把贵阳、兴义等地的一些优秀学子送到湖北去学习深造,学成之后又让他们回到贵州来支援家乡建设。张之洞在近代中国,既是一个教育家,又是思想家、实业家、改革家,这都得益于他在贵州打下的良好思想基础。

  此次前来参加“武大校友+湖北楚商”赴黔西南寻根“加油之旅”活动,顾壁阶说他有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黔西南的山水风景是这么优美,第二个没想到黔西南大手笔打造张之洞文化和文创产业,第三个没想到黔西南参与文创活动的人气这么高,比全国好多开展张之洞活动参加的人气都高。这让他感触很深很欣慰。

  “我这次到这里一是学习,二是朝圣,张之洞在我心目中是圣人。张之洞在全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许多地方都有张之洞的雕像、纪念馆、博物馆、陈列馆,还有以张之洞命名的道路名称、地名,以及张之洞研讨会、影视、论文等,张之洞值得我们铭记他。”顾壁阶说道。

  顾壁阶建议,黔西南可充分地借鉴和用好张之洞事迹进一步推动经济、教育、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弥补不足和短板弱项,与时俱进,不断摸索,把跟张之洞有关的武汉、南皮等地的文史资源、专家资源、自然资源等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效应,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发展优势。还应扩大宣传,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多做一些研讨、学习交流之类的活动及舞台剧演出,或把张之洞的后裔、相关人员的后裔,请过来走一走、看一看,借力发力,久久为功广泛宣传推介。

  顾壁阶说,张之洞还有许多的历史文化需要深入挖掘和发扬,他将继续关注黔西南,有时间将会邀请更多业界同仁来黔西南观光考察,助推黔西南高质量发展。(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蔡定平 实习记者 李源)

  向湖北旅游界推介寻根“加油之旅”——访湖北楚商联合会执行秘书长程爱芬

  “考察了安龙县加工石斛的斛多福食品有限公司及天刺力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产品都非常有特色,希望这两家公司明年4月能参加在武汉举办的世界大健康博览会,通过这个窗口,让黔西南的康养产品走出贵州,走向全国全世界。”湖北楚商联合会执行秘书长程爱芬在参加“武大校友+湖北楚商”赴黔西南寻根“加油之旅”活动期间,参观考察黔西南文化旅游康养企业后向这两家企业发出了参展邀请。

  第二次来到黔西南的程爱芬,让她进一步感受到了黔西南的秀丽之美、文化之重,特别是许多原生态的康养产品,让她十分看好其市场前景。她说,楚商联合会组织了一批企业家,来黔西南了解和考察当地的资源优势,希望他们能看好当地项目,积极投资,共同建设好美丽黔西南。

  程爱芬介绍,湖北楚商联合会现有26万家会员企业,愿意搭建交流互动合作的平台,让湖北各界人士走进黔西南,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实现共赢。

  程爱芬说,黔西南山好水好风光好,文化底蕴厚重,特色康养产品也很多,但宣传力度还欠缺,湖北知道黔西南的人比较少。“武汉城市之父”张之洞就在这里成长起来的,和湖北有着非常深远的渊源,张之洞在黔西南开花,在武汉结果,更应加强两地的文化和经济交流,楚商联合会愿意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和贡献。希望两地的旅行社能够加强对接,组织更多的湖北人走进黔西南。

  程爱芬建议,黔西南可以充分用好在武汉市设立的办事处,把文旅的宣传也纳入到日常工作中,加强文化和旅游方面的宣传对接。“我们将积极做好牵线搭桥工作,让武汉更多的旅行社,把走进兴义这条线作为他们的黄金路线,加大宣传;同时,我们将通过楚商联合会举办的旅游产业峰会,向湖北旅游界的朋友们推介黔西南,加入‘加油之旅’,来张之洞成长之地安龙寻根。”(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蔡定平)

  让黔西南成为文旅康养胜地——访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楚商乡村振兴形象代言人吴学兰

  “黔西南的文化旅游发展得超乎想象,‘加油文化’发源地安龙县的加油书院建设得非常好,非常有特色,这不仅对我们武汉大学的学子有帮助,对现在刻苦求学的孩子们,包括他们的家长,都会起到较好的启示。”7月21日,参加“武大校友+湖北楚商”赴黔西南寻根“加油之旅”活动的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楚商乡村振兴形象代言人吴学兰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第一次黔西南之行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过两天的参观考察和交流,她对黔西南的文化旅游及康养产业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入住酒店在人性化服务、服务意识、服务设施等方面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她说:“酒店作为旅游业中的重要一环,比拼的不单是硬件设施,最重要、最吸引人的是服务质量,服务细节做好了,好评及竞争力就上来了。”

  初次来到黔西南的吴学兰,喜欢上了这里厚重的人文历史及秀丽的山水风光,她建议黔西南每个景区,都能赋予相应的文化内涵,成为有故事的风景。她认为,黔西南有着得天独厚和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如果能够加入更多具有民族风情的元素、植入更多的历史渊源,那就是好上加好,将更加吸引游客去深入探寻当地文化特色。

  “张之洞是黔西南正在开启的一张响亮名片,用好用活这张名片,有助于黔西南文旅产业走得更快更远。”吴学兰建议黔西南以张之洞为主题,多举办一些大型交流活动或大众文化体育活动等,补上知名度不高的短板,努力将黔西南打造成为一个来了不想走的文旅康养胜地。(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蔡定平)

  以“加油文化”为动力助推经济增长——访武汉科技大学文学与经济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张继才

  “把‘加油文化’变成全州共同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当然也会促进我们全州的发展,文化和旅游融合,“文化+产业”是能够带动经济的增长。”武汉科技大学文学与经济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张继才,在安龙县参加“武大校友+湖北楚商”赴黔西南寻根“加油之旅”交流会时,谈到挖掘“加油文化”对促进黔西南州经济、文化方面发展的问题时如是回答。

  “张锳特别重视教育,他捐官俸、修书院,建义学、迁寺院,培育了一大批人才,特别是张锳添灯加油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张锳重教兴学。张之洞后来到了我们湖北做湖广总督的时候,也像他父亲张锳一样,非常重视教育。安龙的‘加油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张之洞,张锳、张之洞父子在‘加油文化’方面一脉相承,薪火相传。”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湖北地方文化史、校史,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利用等研究的张继才对张之洞文化知之甚详。

  张继才说,张之洞是张锳“加油文化”的最好传承者。他在教育方面的建树包括建立机构,使教育管理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在全国最早建立学务处专管教育,并推动了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学部的建立;废除科举,为新式学校的创建扫清障碍;建立学制,1903年与管学大臣张百熙一起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正式颁行的学制“癸卯学制”;在湖北发展新式教育,建立了众多学校,涵盖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和专门教育等多个领域,并派遣大量学生留洋。这些事例,充分彰显了张之洞重教兴学、卓育英才的风范。

  张继才说,他撰写的决策咨询报告中,阐述了“加油文化”对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全州加快现代化建设以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并建议加强对“加油文化”文化内涵的挖掘、对“加油文化”历史遗迹的保护、对“加油文化”相关精神的传承。这无疑推动了“加油文化”更上层楼。

  对于“加油文化”如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张继才表示,应继续深入挖掘“加油文化”内涵、保护其历史遗迹并加以利用,将其变成黔西南共同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他建议,结合当前经济发展趋势,黔西南可通过“文化+产业”的模式,推动经济增长。(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蔡定平 实习记者 李源)

  黔西南的旅游发展大有可为——访武汉大学武汉校友会会长、楚商联合会监事、深圳市财富趋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山

  “不忘初心以致远兴人间大义,牢记使命再加油安神州巨龙。”7月21日,在“武大校友会+湖北楚商”赴黔西南寻根“加油之旅”交流会活动中,武汉大学武汉校友会会长、楚商联合会监事、深圳市财富趋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山对此次黔西南之行写下这样一副对联。

  在此次考察交流活动中,黄山对黔西南的气候、康养产业发展等表示赞叹。

  他说:“来黔西南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候非常宜人,全国有很多地方都适合叫做‘春城’,黔西南有着同为‘春城’的特点,但海拔适中、四季如春、湿度比较好等优势又与其他地方区别开来,有着自己的特色,这些决定了黔西南是一个度假、康养的好地方。”

  黄山认为黔西南发展旅游具有独特的优势条件,这几年交通上也有长足的进步,但如果从宣传、交通、多元化发展等方面再进一步下功夫,能更好促进黔西南旅游高质量发展。

  “在安龙参加了当地的文旅活动启动晚会,也看到景区人气很旺,并且在很好地挖掘和传承‘加油文化’这样一个历史文化,我认为这些都是很好的基础。如果在这样的基础上,黔西南利用好自身的山、水等自然条件,把宣传做精,让交通更便利,特别是高铁的开通,多元化发展,广迎天下客,只要把这几个点抓好了,那当地的旅游发展将会有很大提升。”黄山说。

  通过这次活动交流,对于下一步在合作上有什么样的打算,黄山表示,首先初步体会表现在宣传和交流方面,加强与黔西南的交流,促进合作。他还说:“在考察中,我们还考察了部分当地土特产加工项目,比如比较独特的刺梨产业,这些产业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在后续交流合作中,对有些项目落地,我们可以积极参与。”

  “我是在同仁的号召下来参加这次活动,有这样的交流条件,我也会发挥自己的力量和作用,吸引更多楚商到黔西南‘寻根’,参与和进一步了解‘加油文化’和旅游发展。”黄山如是说。(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单微 实习记者 李源) (图片均由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蔡定平 摄)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