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梦”是两岸政治连接点

辛亥革命网 2013-07-24 00:00 来源:大公网 作者:林修祺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因应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台湾有人提出“台湾梦”。“台湾梦”只要不是“台独梦”,而是“中山梦”或“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梦”,“中国

  由中共中央台办与广东省政府主办、广东省委台办与中山市政府承办、大陆和台湾有关方面协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于本月24至25日在中山市举办。

  孙中山故居已成为两岸交流来往的重要基地之一,因为弘扬中山精神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善法。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具有研讨、开发、运用中山政治思想的特色。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热潮方兴未艾的情势下,这个对话平台更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意义。

  两岸的根本分歧或主要矛盾在于政治对立,和解之道不能迴避政治对话协商。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可逆转,两岸须由现时的经济性和联繫性关系,逐渐进化为政治性和结构性关系。因此,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在?重论述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提出“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是两岸政治关系宝贵资源

  探讨两岸政治关系如何合情合理安排,宜由两岸民间智库学者专家先行政治对话,首先探讨对“一中框架”或“一中架构”如何明确论述,并找出这两个概念的交集点和双方的共识。但在目前的初始阶段,最好还是红蓝对话与红绿对话分双线进行。红蓝进行民间政治对话(包括国共对话),比红绿政治对话(包括民共对话)有利的条件,就是双方对孙中山政治理念原本就有大体上的认同,国共两党各自提出的“一中架构”与“一中框架”亦大致上交集,既有这些共同的政治资产和能源,红蓝及国共政治对话自然较易探讨出两岸的政治安排。两岸中山论坛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中山”,宜发展为红蓝及国共政治对话的常设平台“中山会谈”。

  孙中山的歷史足迹及其思想理念,是团结中国人共同振兴中华的宝贵资源,也是牵引两岸政治连接的纽带。自蒋经国去世后,在台湾的中国国民党,促使孙中山遗教三民主义从其“党魂”中淡出、流失或边缘化,影响所及,蓝营民众也大多淡忘中山思想。因此,大陆方面应创造“共振效应”,重新振起国民党固有的党魂和中心思想,并抓紧推动以三民主义连结两岸的政治工程。

  现在中国大陆实行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虽然仍须不断完善,但基本上就是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台湾有“国师”和“儒释道大师”之称的南怀瑾先生,晚年长居大陆(去年圆寂),他经过多年考察和亲身体验,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概括为四句箴言:“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社会主义的福利,有资本主义的管理,有中国文化的精神。”这也是南氏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精要表述。

  创中华文化特色民主政治

  年届95岁的前国民党副主席、前“行政院长”郝柏村,7月19日到香港城市大学讲演,在论及“中国式民主的特色”时,指出中山先生的理想就是要建立一个民主统一的中国。他强调,中国式民主,必须是“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民主政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重要是发展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民主政治,这是终极统一的过程,也是终极统一的目标。”他认为英美式的民主并不适合中国,中华民族的民主政治应建基于儒家思想的民本主义。他批评台湾的民主政治颇多负面影响,例如民粹主义的内斗内耗,“钞票变选票,选票变钞票”的金权政治。他还提到埃及等中东国家民主失败的教训,值得引以为鉴。郝柏村这番讲词,与中共十八大报告第5部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理论和精神上颇有交集和共识。因此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大陆方面无须“妄自菲薄”,台湾方面不应“妄自尊大”,双方在政治上最宜以中山思想三民主义作连结点,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构建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民主政治。

  习近平在今春会见连战时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真诚希望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习近平将“中国梦”定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中国梦”可谓缘起于伟大思想家孙中山的“中山梦”,是中山先生首度提出“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和号召。

  因应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台湾有人提出“台湾梦”。“台湾梦”只要不是“台独梦”,而是“中山梦”或“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梦”,“中国梦”与“台湾梦”就能连接起来,连接的纽带就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若两岸能建立这个共同认知,在开展政治对话的过程中,就会互相借鉴,优劣互补、互谅互让,也就较易探索出两岸政治关系的安排。

  (作者为资深台湾问题评论员)

  相关文章: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今日开幕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