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首义精神震古烁今(3)
辛亥革命网 2011-10-09 00:00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楚天舒 查看:
辛亥首义,影响深远,首义精神百年绵延,作用于革命与建设,导引湖北勇立时代进步的潮头。
激励今人的精神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包括辛亥首义先贤在内的近代中国无数革命先驱梦寐以求的理想。早在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由他亲自起草的《兴中会宣言》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响亮地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呼喊。此后100多年间,“振兴中华”这一振聋发聩的口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强大而奋斗。
今天,作为辛亥首义之地的湖北,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奋斗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理应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2005年8月和今年5月底6月初,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两次视察湖北,都殷切勉励全省干部群众,担当起构筑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历史重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湖北承继辛亥首义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锐意进取,求新求变,开启了跨越式发展新的历史性征程。
辛亥首义精神,融汇着敢为人先的开阔视野。我们要效仿辛亥首义先贤,善于把握大势,坚定跨越式发展信心。
历史是一面镜子。辛亥首义之所以获取突破性成功,在于当时湖北在思想观念、工业基础和人才集聚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优于国内其他区域的先决条件。冷静审视当下的湖北,也有着跨越式发展的诸多积极因素。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坚持不懈地推进振兴崛起,近30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经济发展迈向又好又快的新阶段;湖北地处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已成为境外和沿海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向西部转移的“桥头堡”和“中转站”;进入新世纪,中央作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了湖北改革发展的步伐。因此,湖北完全有条件也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要效仿首义先贤敢为人先的精神,坚定跨越式发展信心,进一步认识到战略支点就是支撑点、着力点和增长点,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好于、优于、快于其他地区,在地位、作用、影响力和辐射引领带动功能上重于、高于、强于、大于其他地方。“十二五”期间,湖北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跨越式发展,以高于全国平均、高于中部平均的发展速度,实现经济总量规模的跨越,发展质量的跨越,在全国名次的跨越,惠及民生的跨越,在建设重要战略支点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辛亥首义精神,贯穿着敢为人先的创新举动。我们要效仿辛亥首义先贤,勇于乘势而上,加快跨越式发展步伐。
时下的湖北,已成为三大国家级发展战略的聚集和叠加之地。继我国东部沿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之后,湖北和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山西一道,共同承担了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重任。在武汉、长沙全国两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试验区中,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二者居其一”。在北京、武汉、上海国家三大自主创新示范区中,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又是“三者居其一”。如此众多的国家战略汇聚湖北,为当今湖北跨越式发展准备了广阔的平台。我们要效仿辛亥首义先贤乘势而上,创新统率,加快跨越式发展步伐。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中,敢于超越前人、超越他人、超越自己,一马当先,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在“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中,敢于闯出新路、突破传统、开辟新天,率先探索,走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列;在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中,敢于打破既有障碍、建立全新的体制和机制,革故鼎新,走在大力释放科技创新能量的前列。
辛亥首义精神,浸润着敢为人先的责任担当。我们要效仿辛亥首义先贤,敢于求真务实,推动跨越式发展持续前行。
今日湖北,确立并正在着手实施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的“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抓紧实施武汉主中心、宜昌和襄阳副中心的“一主两副”城市发展战略,辅之以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试验区、武陵山发展试验区的均衡发展战略。这是在我国中部地区敢于担当、直面现实,率先作出的全方位、多层面,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选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可持续的要义。我们要效仿辛亥首义先贤,求真务实,把根据湖北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确立的各项发展战略,一一落到实处。我们要在全省倡导以是否抓落实论得失、看成败、决高下,形成敢作敢为、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推动跨越式发展持续前行。
辛亥首义留给时代的不仅是改天换地的革命壮举,更有着奋发向上的精神感召。当前,以奋力构筑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为己任的湖北,正处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十分可贵。接过了振兴中华、建功立业接力棒的当代湖北儿女,当分外珍惜辛亥首义精神这份加快跨越式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并不断弘扬光大,奋发努力,开拓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