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 倡立“天下为公”理念
辛亥革命网 2011-10-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大森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的意义,就是恢复和确立了中华的“天下”,是“为公”的社会性质,恢复和确立了中华社会,是“公权力”和“公利益”的“公共”
今天,是辛亥革命百年,海峡两岸和全世界的华人,都一致纪念这划时代的时刻。从中国的先圣孔子,到辛亥革命的导师孙中山,都一致倡行“天下为公”的普世价值理念。他们视人类社会、视中国为“公”,即中国社会是“公共”性质的,不“属于”谁(不是“所属”性质的)!这就是恢复和确立,社会的原始构成本质:社会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是“公权力”和“公利益”!
辛亥革命的意义,就是恢复和确立了中华的“天下”,是“为公”的社会性质,恢复和确立了中华社会,是“公权力”和“公利益”的“公共”社会(国家)。
“公权力”和“公利益”,从此不再当然地属于“君主”、“皇帝”,而是“公共”的了。以此才能适应“农耕时代”的瓦解,和“工业时代”的必然到来。
辛亥革命结束了“农耕时代”已瓦解,“工业时代”已到来,而不适应社会自然发展的、“君权神授”的“政治权力”、的“所属”性社会结构状况。恢复和确立中国“天下为公”的社会性质。与人类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接轨。
这正是辛亥革命的“民主”本质,和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孙中山先生作为辛亥革命的导师,首创立了中国的民主制。他的“革命”目的,并不是谋求自己的当然“执政”,而是倡行“天下为公”,致力于解决“公权力”问题。同时,又致力解决“公利益”问题。他的民生主张之先见,至今又才被重头来讲。……
今天,当全体国人来纪念这历史意义的伟大时刻,应倡行“天下为公”的普世价值理念,一切党派个人,都应出以“公”心,放弃“坚持”自己当然地“领导”,放弃……。还“公共(民主)”给国家,让人民自由地选择,那么,两岸自然统一,中华民族复兴有望!
此为人民之幸,中华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