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道不可“盗”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4-12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12日)  查看:
纪念辛亥革命,道不可“盗”
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12日)
中华民族是一个聪明的民族;它虽然在历史曾经鄙视商人,却在现实中涌现出许多杰出商人。
中国人之所以鄙视商人,是因为“无奸不商”,或者“无商不奸”。商业,本来是社会运作不可缺少的一环;可是,这一环却经常因为缺乏社会诚信的支援而陷入了“为富不仁”的境地。
中国人一生追求成功,并且把成功归纳为“功名”,也就是做官或者牟利,或者两者归一。“官商勾结”的现象不是中华民族的专利;但是,很显然在功利文化中,官商勾结更猖狂。
“官商勾结”的伤害对象就是社会的良知,也就是直接从善良百姓的裤兜里掏钱的那种肆无忌惮。各地的“父母官”们为什么热衷于卖地?原因很简单,土地是宝贵的资源,不可再生;土地是国家的资源,卖地款则可以公用,也可以私用,何乐而不为?这就好比,一个官员串通一个商人,把100套房子给推倒了,把土地占有了,然后花了银行贷来的100元钱,另外建起100套房子,卖给这100个无家可归的可怜虫,从中获利100万元。这就是如今的商“盗”。
商“盗”多了,这个社会的诚信度也就毁了。中国总理温家宝说了,土地是农民最好的“社保”。可是,在官商勾结者的认知中,土地是官员和商人“最好的社保”。这就是“非常‘盗’”。
中国目前突出的问题看上去是土地问题,其实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很多人以为,出了一些“锅巴条”(“国八条”)就可以让房地产商叫痛,这是幻觉。房地产商的智慧在金钱的滋润之下,比温家宝要好使,怎么会怕你的“什么条”呢?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看看到底谁怕谁!
其实,社会不诚信不只是反映在房地产业方面,在其它方面也触目惊心。衣食住行,样样都是掏钱的兜。食品,在世界上很少国家敢于造假,在中国却到处都是,数不胜数。旅游,本来是愉悦身心的活动,却也是危机四伏。社会诚信的崩塌触目惊心,犹如“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张元幹《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洲》)。正道失去准心,犹如昆仑失去了砥柱。
最近这半年时间里,大陆的游客在台湾的阿里山和导游发生过殴斗事件;在澳门和当地导游发生斗殴事件,在中国的其它地方发生殴斗事件。有一位宁波的男游客为了抢夺某个新加坡老年团的观光缆车座位,不惜出重手殴打带团的大陆女导游,让人不寒而栗-他真是没教养!
大陆的导游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笔者走遍了千山万水,看过很多人的脸孔,包括导游的脸孔。由于两岸三地都有类似于“诈骗”的“零团费”野鸡团,所以一旦遇到精于浑水摸鱼的刁蛮游客不打架都难。当老千遇上老千的时候,世界已经没了公道,剩下的只有“盗”之道。
笔者在西藏就遇上过很多好导游,也遇上过不好的司机。有一次,笔者前往西藏,有些高原反应。导游带我们去团购,大家兴趣都不大。于是,司机把车当着大家的面就开走了,把导游急坏了,因为当时的西藏拉萨临近傍晚,真是“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恶”(张元幹《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无奈,好心女导游只好跑到茫茫路边,帮游客不停拦车。
她就是一位好导游。然而,在云南有一位导游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贼窝,让游客花了几十倍的价钱买回一些假药;而在这里卖假药的都是一些60来岁,看上去很慈祥的女“专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