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百年的一点感想
辛亥革命网 2011-04-15 00:00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苏文洋 查看: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目前,围绕着这两个非常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出版界、新闻界和电影界已经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回忆和解读、阐述。相比较而言,我们对辛亥革命历史的研究较少,这和领导、组织和参加辛亥革命的革命党人后来大多成为国民党人,而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统治被我们推翻有关。
因此,我们对这两个重要日子的纪念,会与台湾的国民党人有所不同。国民党人是有喜有愧,喜的是前辈们历经艰辛推翻中国封建帝制,结束过去,建立中华民国,这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愧的是丢掉了大陆政权,实际上是当年丧失了人民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是在辛亥革命10年后成立,创始人中的毛泽东等人也曾经加入中国国民党,并担任要职。一个曾经的革命党,有着辛亥革命光荣历史的革命党,在1949年结束了自己在大陆的执政党地位,其中的落差之大不难想象,其中的教训之多也值得反思。从革命的主导者到被革命的对象,从真革命到不革命、假革命、反革命,在纪念两个重要日子的时候,任何人似乎都很难完全回避这段历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孙中山先生当年对国民党人的谆谆教诲,确实是一代伟人的先见之明。不“努力”的“革命前辈”后来被“努力”的“革命后辈”革了命,这就是中国革命的百年历史。
近期翻看了一批有关辛亥革命的书籍、文章,如《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冯自由著)、《孙逸仙传记》(林百克著)、《三十三年之梦》(宫崎滔天著)、《一位辛亥报人的民国回忆绮情楼杂记》(喻血轮著)等,这些书籍对了解辛亥革命前后历史很有帮助,但大都有史无论。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并非辛亥革命专著,却对我们理解辛亥革命大有帮助。在辛亥革命之前,有两件大事与后来的这场革命有重大的直接关系。一个是太平天国革命,一个是戊戌变法。王先生认为,太平天国革命反满清,不反对专制的封建官僚统治。戊戌变法反专制的封建官僚统治,不反对清室。辛亥革命反清室兼及专制的封建官僚统治。王先生以论带史,以史带论,这是迄今为止我所看到对辛亥革命最为中肯的分析和评价之一。太平天国革命,从始至终,就是要推翻满清皇帝,然后要自己当皇帝。戊戌变法的百日维新,是从封建王朝内部发起改革,“实在谈不到什么激烈的改革,却马上激起了西太后及整个满族官员的不满,而汉族的守旧人物更怕‘维新’不能维持他们的禄位,也都拼命反对”(王亚南语)。历史没有假如,但人们总是喜欢假如。假如当年满清君主立宪成功,“百日维新”没有遭到西太后之流的镇压,还有后来的辛亥革命吗?中国又会是什么样子?
中国百年,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今日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实现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理想。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梦,已然在海峡两岸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对过去光辉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以“同志仍须努力”的实绩,告慰先烈们九泉之下的英灵,不自满、不骄奢、不内耗、不背叛,以上是我对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一点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