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像日本天皇一样放下架子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4-22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22日)  查看:
纪念辛亥革命,像日本天皇一样放下架子
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22日)
在亚洲国家中,大和民族最有礼貌的之一,而且排名非常靠前。这不是日本自吹,而是事实。
有人说,日本人是“有礼无体”,意思是说,日本人表面上很有礼貌,其实内心很没有体统,比如会到处小便,比如会侵略其它国家。其实,偏见经常是无知的表现,也是挨打的原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礼貌的人并非等同于完美无瑕的人;没礼貌的人本身就是瑕疵。许多人一看到日本逮着一个贪污犯,就弹冠相庆;殊不知,这个贪污犯可能只是贪了一次旅差费,或者只是贪了一次科研项目的邮资而已。可是,在亚洲许多国家,贪污却是大巫见小巫。
何谓大巫见小巫?各位若有幸了解那些逃到加拿大的中国科座,处座就知道了,什么叫做“一掷千金”,什么叫做“纸醉金迷”,什么是“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什么是“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李煜《破阵子》);什么是“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真可谓是,莺歌燕舞,天上人间啊!
曾经,日本天皇也是“天上”的,而日本人民却是“人间”,甚至是“人间地狱”的。可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之后,日本天皇就切切实实地放下了架子,从“天上”下放到了“人间”了。这个变化归功于美国的麦帅,有赖于日本人知耻而后勇,争起于不足。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之后,日本人民践行了“斯多葛哲学”(Stoicism),忍耐,有序,勇敢,正义。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他们宁愿“把悲伤留给自己”,因为他们知道,别人也在遭受痛苦,不能自乱阵脚,更不能趁火打劫。尽管有个别陆上自卫队员在面对未知的核危害时有些抗拒和迟疑,也有个别队员驾车逃逸;可是,那是个别现象。
最令人感动的是日本明仁天皇。在灾后的两个星期左右,天皇携带皇后探望灾民,彬彬有礼,没有喧哗,没有“溢于言表”的夸张。很多人留意到,日本天皇在和灾民谈话时同样是跪膝的。在日本,跪膝是一种民族的习惯行为;可是,他跪的地方是灾区简易活动板房的地板!有人说,在日本跪膝不值钱,鞠躬才值钱。于是,人们真的清晰看到日本天皇向灾民鞠躬的画面。也许,习惯了媒体造假和领导人做秀的人会说,这些都是宣传的几个贱招和烂招而已;可是,如果一个国家的领导人,甚至是君主懂得在人民面前放下身段,贱招和烂招也是好招!
日本大和这个民族之所以发展那么快,就是因为它真的愿意学习,而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尽管日本也会有“自恋情结”(Narcism);可是,善于学习的自恋和不善于学习的自恋还是不同的。日本人从西方文化中学习到了言论自由的优点,让大和民族收益匪浅。根据弥尔《论自由》的讲解,人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公民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和民生安全并不是互相对立的,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非此即彼,你死我活。言论自由是让正确的言论更显正确性,让不正确的言论更显其不正确性的唯一方法。在弥尔的理念中,自由是互补式的对抗,如同上牙和下牙一样重要;论辩双方都有尊严和得益;态度温和则可以产生更多的公平;尽管诬告很管用,最终却是人类的灾难根源;一时的真理不是一世的真理;部分的真理不等于全部的真理;真理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预设立场,和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所不在。
当天皇放下架子,民族价值便体现了—— 自由,平等,人权就在日本人的身边,即便灾魔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