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民初议会政治是民主政治运作的典范

辛亥革命网 2011-06-15 00:00 来源:中国山东网 作者:中国山东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最初尝试。将近100年前,民初国人早已走上民主政治的光明大道。今人所要做的只是在这条民主
 

  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是二十世纪中国民主政治运作的典范。作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新生的中华民国顺应世界潮流,仿照美国的政治制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将国会,选举,多党制,三权分立,言论自由以及共和精神一一引进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并在其后十三年的实践中建立了完整的民主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则。民初的议会政治虽然屡遭挫折,进而又被孙中山的国民党完全抛弃,但它开创的民主政治迄今为止仍是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目标。它在民主政治运作中表现出的水准,除了台湾,是迄今国人没有达到的。

  第一,把国会作为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是民初国人对民主政治的第一大贡献。专制与民主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有无国会,而且在于国会在国家政治活动中处于何种地位。1912年民国建立伊始,宪法尚未制定,总统尚未选出,北京临时参议院即开始讨论建国规划,审议临时政府的财政和人事议案,起草国会议员选举法,并对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展开严肃质询。正式国会成立后,国会议员坚决排除袁世凯插手起草宪法的企图,牢牢控制制宪大权,在讨论宪法草案过程中,严格规定了总统的权限,并将总统置于国会控制之下。无论民初的政党斗争多么激烈,国会始终居于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即便政争后来演变成军阀战争,国会本身依然运转。无论直系还是奉系,都不敢公然废除国会。第一届国会复会后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正式的,也是最好的一部民主宪法。民初国会与后来国民党的立法院,共产党的全国人大不同的是,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行的,通过竞选产生的民意代表组成的代议机关。它自身的职权,它的两院制,它的一年8个月会期的常设性质以及它本身的名称参议院,众议院,国会表明,民初国会最接近民主政治的本意。民初国人正确理解国会的性质并赋予它相应的使命,也说明他们追求民主的能力是卓越的,态度是真诚的。

  第二,民初的多党政治丰富多彩富有朝气,它所展示的政党政治与西方民主国家实行的多党制度是一致的,它的初始运作是成功的。在全国选举和国会活动中民初的多党政治表现出的强大活力与和平理性是民初国人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辛亥革命前很多保守派,包括梁启超这样的一些开明派人士,对民主政治深表疑虑,担心一旦实行民主,必然出现党派倾轧,天下大乱。然而在清朝退位后几个月内,围绕着国会议员选举,原先纷乱杂陈的各个政党迅速调整政策,相互合并,最终形成国民党,民主党,共和党,进步党等主要政党。假使没有这些政党的参与和组织,如此大规模的选举活动是不可能的。尽管选举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混乱和腐败现象,但是并没有出现严重的舞弊和暴力事件。800多名参众议员按期产生。在国会小组委员会及两院议长选举中,主要政党之间也没有发生恶性争斗。正是因为民初国人自觉遵循多党制的一般原则,没有一个政党在制宪过程中试图将本党的纲领凌驾于别的政党之上。因此无论政党之间争论多大,这种政争都不会导致国家分裂和内战。二十世纪中国大规模的内战并不是民初实施多党政治引起的。相反,正是孙中山的国民党不认同民主政治一般规则,转而实行列宁主义的以党治国,勾结苏俄武力推翻民国合法政府,才导致了几十年的祸国殃民,暴力夺权的一党专政。

  第三,以共和精神为指导建设多民族统一国家,是民初国人留给后人的另一个宝贵财富。孙中山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前后发动十多次反清次武装起义。光复会以“排满”为旗帜策划实施多起针对满族官吏的刺杀行动。虽然清朝的垮台并不完全是革命党人的暴动造成的,但反满的确是清末许多青年学生认同革命的主要动机之一。假使革命党人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满清统治,满族作为统治民族很可能遭到报复,甚至有可能被驱除中国,进而引起蒙,藏,满以及新疆穆斯林的分裂。所幸的是,与传统的改朝换代不同,清朝的灭亡是在袁世凯,各省咨议局以及武昌起义军共同压力下促成的。皇帝自动退位大大缓解了革命前的满汉矛盾。民初政治领袖及时调整方向,放弃排满口号,提出“五族共和”的建国方案,避免了革命前很多人担忧的国家分裂。最能体现共和精神的就是国旗以五色构成,象征汉,满,蒙,藏,回五族共和。假使孙中山的国民党不是一意孤行,以其党旗青天白日满地红取代五色国旗,中华民国的国运不至于江河日下,以至于此。民初国人寄托的共和精神也不至于遭人遗弃,以至于今。

  总之,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最初尝试。民初国人以最大的热情将国会,选举,多党竞争以及天下共和这些本国历史上从未听说过的理想一一付诸实施,并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真诚态度。尽管出现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但是民初国人对民主政治的坚定信念并没有动摇;相反,挫败复辟反而使议会政治更加巩固。国民党武力篡国后一方面对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大加嘲笑,另一方面又自以为是,闭门造车,不容批评地编造出一套国民政府五权宪法。这种专横愚蠢的建国方略不但中断了民初开创的议会政治的正确路线,强使中国的民主政治走上了一条邪路,而且它自己的那一套理论却从未见诸成功。今人回顾历史猛然发现,将近100年前,民初国人早已走上民主政治的光明大道。今人所要做的只是在这条民主大道继续走下去。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