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8-18 00:00 来源:原创 作者:陆明祥 查看:
《辛亥首义的两个正确选择》
陆明祥
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先后在南方各地举行了武装起义,除了首次起义选择湘、鄂、赣交界处外,其余地点均在两广(广东广西)。这些地区地处边陲,运进武器比较方便,同时,这些地区在南洋的华侨比较多,筹集活动经费比较容易。但是,靠从外面运进的武器毕竟有限。从参加起义的人员上讲,都是以地方会党为主,起义人员来自各行各业,虽有满腔热血,但军事知识有限,所以起义失败是显而易见的。
1908年,云南起义失败后,同盟会总结了历次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把起义的主要力量从会党转向新军。同时,对起义的地点也进行了总结。宋教仁说:谋革命在边省为下策,在中部亦中策也。于是在中部地区成立了同盟会的分会——共进会。1911年,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共进会领导人孙武提出以两湖(湖南湖北)为“中国革命之主要中心”的指导思想,他对两湖的时局作出了如下分析:“武汉为东西枢纽,自张之洞建工厂、造军械以来,物力基础较丰,且毗邻湘赣,传檄可定,此地之可利用者一;瑞澂狂悖,侮慢缙绅,主张铁路国有,与载沣表里为奸,人无贤愚皆怨,此时之可利用者二;鄂省军队编练,优于他省,鄂军倡义,先声夺人,各省响应必速,且以军队为全干,秩序不致紊乱,租界可保无虞,此人之可利用者三。”他的分析得到谭人凤、居正、焦达峰等领导人的一致认可,于是确定了武昌起义的计划。把起义地点确定在武昌,除了孙武的分析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武昌城内的楚望台军械库,是全国四大军火库之一,起义时如果迅速占领,就可以解决起义军的武器弹药供应问题,武器弹药供应不足是历次起义失败的原因之一。
在起义对象的选择上,共进会也作出正确的选择。湖北新军有很深的革命基础,1905年刘静庵领导日知会从事革命活动时,就开始运动新军,新军中许多低级军官和士兵都参加了日知会。日知会被侦破后,由日知会衍生出来的其他革命团体还在继续活动,特别是群治学社,他们以士兵为主要发展对象,发展了大批的士兵会员。1909年共进会成立后,也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军队会员上。1911年9月,共进会与文学社(之前的群治学社)联合成为一个革命团体,决定在当年的阴历八月十五举行起义。此时,清政府在湖北的新军有一万七千名官兵,新军中的革命党人竟然达到了十分之一。这足以说明把湖北新军作为发展对象,是非常成功的。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实践证明,革命党人以两湖为中国革命的中心,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为主要起义力量,这两个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单位:武汉铁路局
电话:13995561164
201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