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发扬“辛亥精神”是海峡两岸走向和解与
辛亥革命网 2011-09-0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周胜鸿 查看: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亿万中国人在一百年来,时时在纪念、在谈论辛亥革命,在怀念以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先行者们。今天,海内外都在说要隆重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呼吁海峡两岸共同联合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这是因为人们对中国的目前状况都不满意,都在期待海峡两岸都能继续发扬中山遗教:“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吴毅峰先生2010年12月31日发表的的《何不把2011年当成两岸统一元年?》一文,就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呼声。
“辛亥精神”和“中山遗教”是我们海峡两岸共同的丰富的历史遗产。台湾一直挂着中山遗像和“国父遗瞩”,毛泽东早就说过“我们都是孙先生的继承者”。在今天看来,继承和发扬“辛亥精神”和“中山遗教”,主要是要继承和发扬“共和”与“民主”,这也应该是海峡两岸的共产党、民主党派与国民党、民进党的共同的历史职责。中国要真正“共和”,就必须要统一;而要统一,海峡两岸又不能不实现民主政治体制,这就要实行或改进民主政治。当年,南方革命党人为了推翻封建帝制,几经曲折,勇往迈进;为了实现南北统一,又作出了种种努力和让步:“小朝廷”可以保留,“大总统”可以让位。从今天来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当时正是很好地完成了辛亥革命的历史任务,而且使中国人避免了一场空前的大浩劫和大灾难。这是中国革命党人奉行中华文化“和为贵”及“民为贵”精神的典范。近来大陆有学者指出:“辛亥和局是中国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历史上参与各方共同努力相互让步的结果”。至于后来出现的乱象,正是世界各国革命都走过的历史必经之路,革命党人继续努力就是了。而直至1949年后,海峡两岸不都是还有过“朕即国家” 、“党国不分”等有违民主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回光返照吗?孙先生真是有先见之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最主要的现实意义就是:海峡两岸都必须要继续发扬当年革命党人的“和为贵”及“民为贵”精神,去完成了辛亥革命的未竟事业。人们不是都宣称自己是代表人民的吗?那么,人民就有权要求海峡两岸的共产党、民主党派与国民党、民进党各方都能共同努力,相互让步,求同化异,共同促使“重建一个统一的中国”目标的实现。
我们认为继承和发扬“辛亥精神”是海峡两岸走向和解与统一的第一步;我们希望“2011年能成为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元年”。
(作者单位: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