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的台湾选举文化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9-29 00:00 来源:作者原创 作者:吴毅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多极的台湾选举文化 [投稿],
 

多极的台湾选举文化

作者:吴毅峰(2011年9月29日)

 

中国文化是多元的;可是,多元文化不等于多极文化。集权的统治方式就是单极的威权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水土”包括“精神水土”,也就是具有某种特色的在地文化。文化不一定都是优秀的,也有低劣的,比如没有人权,没有自由,没有民主的封建统治文化。

 

早年的台湾也是苦难深重的,所以台湾海峡曾经被称为“黑水沟”。在封建专制奴役下的中华儿女口里喝着砒霜,眼里流着眼泪,肚里咽着悲愤,口里却依然要唱着颂歌。早年西藏农奴就是在这样的牛马不如的生活中培养出对农奴主忠诚的天性和奴性的。这是人性的悲哀。

 

诚然,不只是中华文化有悲哀的历史,美国也有悲哀的历史。1776年,当北美大地上被奴役的人们大声喊出《独立宣言》的时候,美国的独立之父们心中只有一个理想,那就是“人生而平等和独立”(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acred and undeniabl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and independent)。这个呐喊的声音穿透了北美大地,震撼世界。

 

可是,任何理想的实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美国在“平等”的这条路上就走了很长时间才上了正轨。1837年,美国第8任总统范布伦曾经说过,“在我国现在的政治条件下,造成不和,灾难的最终根源,也许是最重要的根源,就是国内的奴隶制度”。也就是说,美国白人站起之后,美国的黑人在很长时间里依然跪着。这就是为什么林肯就任总统之后,内战随即爆发。

 

林肯所代表的北方共和党一贯持反奴的立场;但是,南方的民主党确是蓄奴的支持者。如今的民主党总是给人有开拓精神的感觉,早年却不是那么的开明。美国的人权也是一路坎坷的。

 

英国也不例外,比如英国妇女的投票权就满含着“枪杆子出投票权”的悲壮。最著名的英国女权主义者Emmeline Pankhusrt 为了妇女的平等权利受尽磨难。1908年,她在伦敦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妇女之殇》(the plight of women),历数妇女的不平等现状之后就被捕了。1913年,她发表了《不自由毋宁死》(freedom or death)。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妇女开始获得有限度的投票权。1928年,当英国妇女投票权得到完全实现之后,女英雄却不幸去世了。

 

人类的很多进步都是用鲜血换来的。台湾的民主选举制度也经历了腥风血雨,还在襁褓之中。西方民主在中华大地上是否可以成活,关键取决于人民的决心和勇气。不可否认的是,中华文化尚有很多的缺陷有待改进,比如很多人不敢善良,担心善良被人滥用;比如很多人不懂得就事论事,因为正直没有价值;比如许多人会把亲朋关系当成互为牛马,互为欺诈的关系;比如台湾的选举有时很像评委不干净的商业招投标;比如台湾的政治人物很像那些晚上要给领导陪酒或陪床的某些体育运动员;比如有些人把野蛮和无知当成民主和自由来忽悠;可是,台湾的实践是有意义的,因为这种实践就犹如一个病人在进行化疗,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病人的决心和意志来配合。台湾的多极选举是好事,因为它让百姓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倾向。

 

中国大陆犹如一个大树,曾经把一枝主干给折了。没有想到,这枝主干在旁边又成活了。两颗树是否可以互相嫁接?这是一个重要而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两颗树虽然分开了,也各有特色,但是实质没有改变,而且成长的院子虽“篱落隔烟火”(柳宗元《田家》),却分不开。因此,大陆和台湾必须找出一个科学的方法让双方相得益彰,而不是各分东西,兵戎相见。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