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纪念辛亥革命主题 团结推进和平统一

辛亥革命网 2011-02-17 0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作者:董拔萃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振兴中华,需集智凝力,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共同促进祖国早日完全统一。,把握纪念辛亥革命主题 团结推进和平统一,
 

  100年前的1911年,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领导人民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的第一个民主国家。古老的华夏大地从沉睡中苏醒,长期积贫积弱的民族在觉醒中奋力地寻求着改变自己的命运。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当之无愧的伟大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孙中山先生的伟大思想和40年的革命实践,探索着拯救民族、振兴中华的光明之路,为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一生奋斗不息,鞠躬尽瘁。孙中山先生建立的历史功绩泽被后世,伟大精神光辉千秋。“振兴中华”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伟业前仆后继、不懈奋斗。

  振兴中华,需集智凝力,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共同促进祖国早日完全统一。孙中山先生说过:“中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国家统一,人民便幸福,不能统一,人民便受害。”“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孙中山先生创立三民主义,为的是谋求普罗大众生活幸福的现实利益,谋求全民族的长远福祉。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与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天下为公”,一切以民为本的三民主义是一致的。同时又曾多次强调,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时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上,孙中山先生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国共实行第一次合作,把民主革命向前推进。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再次合作,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国共的第三次合作,形成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全新局面,为祖国统一、民族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事实说明,两岸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骨肉不能分离,两岸不能分裂。合则双赢,分则两害。和平发展是国共两党、两岸当局汲取内战并延续的政治对立造成的惨痛历史教训所作出的正确抉择,顺乎时代潮流,合乎亿万民心。和平发展是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岛内重新获取政权,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国共两党、两岸当局和同胞共同努力,随着三通实现,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生效,两岸经济合作走向机制化、制度化。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趋势将更加迅猛,也必然会有更大的成果。在这一势不可挡的时代大潮流来临之时,“台独”政权被唾弃,“台独”分裂势力日渐式微。虽然在11月27日的“五都”选举,至今尚未放弃“台独”党纲,不肯改变“台独”立场的民进党的得票率有所增加,但对于复杂的岛内政治生态加以认真地分析,不难发现,民进党十分明确“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今日的选举策略的调整,今后的立场也必须改变,和平发展是时代潮流,是亿万民众的意志,是任何政党、任何势力不能违逆的。

  在两岸经济合作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两岸深入开展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特别是增进台湾地区民众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为振兴中华共同促进祖国统一,已是当前的要务。孙中山先生为祖国独立和统一奋斗终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样不遗余力。孙中山先生说过:“中国有一个道统,那就是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一贯大道,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孙中山的思想和精神,无不饱含着“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及“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中华传统道德和文化精华。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当前两岸方兴未艾的文化交流、教育合作,共同发掘和弘扬中华文化,使中华民族拥有这一“软实力”的重大优势,以更自豪、更稳健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纪念辛亥革命,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伟大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