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哭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3-18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1年3月17日) 在亚洲, 查看:
日本不哭
作者:吴毅峰(2011年3月17日)
在亚洲,日本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因为它位于东方,却皈依西方;师于他国,却异于他国。
大和民族是一个单一民族,有自己的坚定信仰和美好追求。在和平时期,这个民族低调而平和,理性而有序;在战争时期,这个民族勇猛而残忍,愚忠且忘我。大和民族可谓文武双全。
这个民族两次受到核打击。第一次核打击发生在1945年8月6日的广岛和1945年8月9日的长崎。接着,日本裕仁天皇于1945年8月14日发表了《停战诏书》,“通告英美中苏四国,接受其联合宣言”。战败的日本天皇裕仁在日本人心中仍是“太阳之子”,是“神”,所有日本国民当时都应趴在地上含着眼泪聆听神旨。在《停战诏书》里,天皇表示“五内如焚”。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为了防止日本被“赤化”,于是就保留了天皇的设置,但却抹去了天皇的神威。韩战(也称“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把日本变成了自己的盟友,并且通过日本生产大量的军事物资。于是,日本整个国家如同《停战诏书》所说的那样,“举国一致”,“念任重道远,倾全力于建设未来,独守道义,坚定志操”,“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许多亚洲国家受害者不一定能够接受裕仁天皇的话,但日本人相信。
二战之后,日本的经济腾飞令世界刮目相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日本不忘政治的改革和文化的提升。由于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于1890年开始了第一回的“帝国议会”,到1947年3月31日共举行了92回议会。在分权的政制之下,日本的国力得到了极其迅速的提升。
与之相适应的日本文化也得以高度发展。日本的文化有别于一般的功利文化,不会把人情当成软刀子;日本人之间不会用忽悠的手段去谋求不当利益。众所周知,功利的文化如同软刀子,靠近谁,谁就会被宰,进而破坏社会的诚信度。在日本的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化妆舞会”,而是诚心诚意的互相尊重,所以日本人看人的眼神是有尊严的,而不是很多人所习惯的“瞄”或者“瞟”所展现的鬼鬼祟祟。日本社会是一个有公德心的集体,没有人会去把捞便宜和坑蒙拐骗亲朋当成自己的本事或者是成功的标志。日本有本土的宗教——“神道教”,它帮助日本人解决自己的精神问题,绝对不是以坑蒙信众为目的之“神盗教”。在日本,人们不会用和谐的名义去迫使弱者妥协,所以日本人守规矩,不喜欢造反,不制造零和对立,不欺负善良,不损人利己,不会不顾一切地趋利。尊重法律,尊重信仰-这就是日本。
可是,天灾是无情的。3月11日,日本遭受地震和海啸的双重袭击,造成核电厂的安全危机。在这个关键时刻,日本明仁天皇罕见地对日本国民发表电视讲话。在天皇平和而严谨的讲话中,全世界的人听到了这么两句话:“世界各国的领导人都相继发来了慰问电,很多都在来电中表达了各国国民与受灾民众同在的心情。我一定会将这些话转达给灾区的民众”;“在海外,各国媒体多方报道了日本人在如此深刻的悲痛中仍能不慌不忙,互相帮助,秩序井然地应付发生的各种事情。我衷心地希望今后大家也能相扶相持,互相照顾,共同渡过这个不幸的时刻”。听到这里,相信世界上的无数人都会被日本天皇的平和与真挚所深深打动。
日本发生灾难之后,日本首相菅直人,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也一直在指挥日本抗震。笔者并没有看到一些媒体舆论导向所说的“抢购”和“恐慌”。相反地,笔者看到了有序的日本人民在悲伤的同时,也还在平静地排队,在安全的教室区抗击严寒。
大灾当前,日本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