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应认真反思“陈水扁现象”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3-20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0年7月26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两岸应认真反思“陈水扁现象”作者:吴毅峰(2010年7月26日)中华,最初的地理概念是“ ,两岸应认真反思“陈水扁现象” [投稿],

两岸应认真反思“陈水扁现象”

作者:吴毅峰(2010年7月26日)

 

中华,最初的地理概念是“中原华夏”;而其文化概念则是“中庸华美”。可是,后来改变了。

 

从地理上讲,中原华夏(Middle Kingdom)在经历了被侵和同化之后,疆域扩大了;从文化上讲,中庸的理念跑调了,只留下了华美,后来还逐步演变成了华糜,华靡这类的物欲奢华。

 

疆域的扩大,矛盾也就会多起来,这就是这方土地为什么几千年来“分分合合”的原因;文化的异化,其实对于这一方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来讲,有时真的是悲喜交加和无可奈何。这片沃土经历了太多的烽火和铁蹄,封建统治者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高压政策来剔除百姓精神上的优秀基因,不良基因经过培养占据了制高点,比如奴性和贪婪。这是人们一直面对的现实。

 

奴性的危害不是笔者今天的主题;笔者今天想谈陈水扁的贪婪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陈水扁现象”的思考。“扁家弊案”自2008年前后曝光之后,两岸同声谴责,口诛笔伐,可以说比大陆“将卖淫女嫖娼人员游街示众”更加地有损其人格尊严;可是,阿扁倒下了吗?没有!根据台湾媒体报道,依台湾的法律,阿扁一个多月之后是有机会被释放出来的。由于马英九秉承“不干涉司法”的理念,整个台湾的司法界精英们专业上几乎全是陈水扁的手下败将。

 

马英九不管扁案,也对也不对—— 一个行政长官当然不能过问司法的事;不过,马英九在一些问题上所采用的越王勾践式的姿态其实未必真想踩死陈水扁;而且,对于马扁来讲,让这件事自生自灭也未必不是一笔人情赊账。最近,台湾司法爆出集体丑闻虽然迫使马英九决定成立“廉政署”;但是,它的功用至今令人质疑。其实,这种困局对于两岸来讲都是同样严峻的。大陆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一样触目惊心;官商勾结令到唯利是图的房地产商敢于在政府面前大肆表演“俯卧撑”,所以两岸若想有尊严地统一的话,那就应该反思“陈水扁现象”。

 

腐败的滋生其实都是因为掌权者在资源分配的时候缺乏公平的规则。陈水扁在位的时候,给了他的亲信许多的好处;下台之前,他如果不捞,那他的政治影响力也就后继乏力了。两岸在文化上其实都容忍贪腐,可要命的是当权者贪心总是没有底线。从政治上讲,许多人争权就是为了夺利,也就牵涉利益分赃问题。想想看,陈水扁在打江山的时候,如果没有人帮他,他是上不了台的;上了台之后,帮他的人就要分赃;他如何拒绝和逃避呢?更何况,陈水扁的垫脚石是“台独分裂”,更需要各种真金白银的“输血”才行。在陈水扁看来,台独并非梦想,而是一种可能。最近国际法庭对于科索沃单方面于2008年2月17日宣布独立一事裁定“不违反国际法”。这对于“台独”,乃至“藏独”和“疆独”来讲,都是一个“利好”的消息。最为要命的是台湾司法界的贪赃和枉法纵容弊端。老百姓不论如何懂法律,都没有法官懂(懂得枉法的窍门)。常言道,世上有两种人的字很难看得懂,一是医生;另一是法官。那些贪赃的法官们用权势来压制和恫吓律师,然后用十分不像中文的中文来歪曲和强奸法律条文,让老百姓在无助之中丧失了自我保护的能力。这种无耻“法痞”和“法棍”两岸都有。

 


说实在话,两岸必须统一;关键是如何统一,用什么统一。当年秦始皇用血腥的武力统一六国,后来不也用“焚书坑儒”来自毁长城吗?对于两岸来讲,用武力来统一并不是最有智慧的途径;用贪腐统一更不是办法。两岸的明智之举就是:联手起来,认真研究“陈水扁现象”,然后一起制订反贪肃贪的华夏长远大计,在新中国基础上共同建设一个清廉的“新中华”。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