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孙中山,一“山”不容两虎?

辛亥革命网 2011-03-2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吴毅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要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追求精神上的提升。民主、自由、博爱、天下为公,这些都是共和的组成部分,也是两岸中国人一

  《史记·货殖列传》有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货殖,贸易也。

  如果我们用这一句话来观察两岸关于“百年辛亥革命”的楚河汉界,那就很清楚了。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肯定没有料想到,如今的两岸交往就犹如一个大型的农贸交易集散地——一旦有利可图,大家就快快乐乐地聚在一起;一旦无利可图,大家就吵吵嚷嚷地一拍两散。

  两岸本来是一家,可是这个家不但失和,而且有过欺诈。当年的国民党政权没有真正理解“共和”的真谛,打着共和的旗号反共和,打着孙中山的牌子搞威权,所以官员腐败,民不聊生。当年孙中山的理想就是反帝反封建,期望中国像美国一样,实现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三民主义”;可是,蛮横的国民党政权和历史上任何一代封建王朝一样腐朽,同样民脂民膏,同样欺压百姓,同样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让百姓浴血奋战,却让权贵的子孙享受荣华富贵。

  封建统治者总是宣扬“精诚团结”,用忽悠来愚昧百姓。在封建专制的语境中,团结就是抱成一团然后打成死结,也就是“团劫”。统治者对于人民总是“食到尽”(广东话)和“呷卡够够”(闽南语),也就是北方话“一撸到底”的意思,因此人民要么沉默,要么爆发,要么成王,要么变寇。难道,中华民族无法做到权力有序分享吗,非得平时刁一点,最终狠一点?

  在封建统治的时代,特别是在元代和清代,统治者的文化水平远远没有中原出色的时候,残酷的统治手段就是用高压来愚昧人民,奴化人民,分化人民。一旦指鹿为马的人可以得到荣华富贵,更多人就会为了趋利和避害,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指马为猪,指猪为鸡,指人为狗了。

  封建的统治者永远不需要有创意的人,也不需要有良心和良知的人;相反地,他们需要能够维护统治者权杖,而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被任意宰割的奴才。在封建历史上,无数的有才华的人被封建统治者像猪狗一样地宰杀。于是,人们学会了明哲保身的“智慧”,学会了偷鸡摸狗的“本领”,学会了作伪造假,享受精神上的麻木,变成“被人掐着脖子拎起来的鸭子”。

  然而,孙中山以及后来的鲁迅都不是这样的奴才,既不会像罗素讲的那样对于别人的灾难“幸灾乐祸”,也不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孙中山和鲁迅一样,分别曾经学医,然后放弃医学,努力用自己的思想和觉悟去拯救同胞于水深火热;孙中山和鲁迅一样,都曾经在日本生活过,有很多日本朋友;孙中山和鲁迅一样,为了民族的光明未来都曾忍辱负重。

  孙中山和鲁迅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栋梁,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且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可是,世人们真正学到了他们的风骨了吗?我们能够在利益和迫害面前不放弃不屈服吗?我们可以不陷害比自己有才华的人然后再去为他们平凡吗?我们可以不用冠冕堂皇的借口去包装自己内心卑鄙的物欲,然后金玉其外,却败絮其中吗?

  问清楚了这些问题,我们纪念孙中山以及辛亥百年就有意义了。我们如果一边在吸烟,却一边在宣传吸烟的危害,那效果会是什么呢?国共两次合作,两次翻脸,这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方法论,但是绝非“唯物欲主义”的代名词。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要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追求精神上的提升。民主、自由、博爱、天下为公,这些都是共和的组成部分,也是两岸中国人一起携手走向更加有尊严的大同天下的“普适价值”和坚强动力。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