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信力:“盐”必行才是“震”把式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3-21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1年3月21日) 几乎所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政府公信力:“盐”必行才是“震”把式作者:吴毅峰(2011年3月21日) 几乎所有人都会说 ,政府公信力:“盐”必行才是“震”把式 [投稿],

政府公信力:“盐”必行才是“震”把式

作者:吴毅峰(2011年3月21日)

 

几乎所有人都会说,政府是人民的管家;政府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公仆”是孙中山语录)。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公仆们经常喧宾夺主,自命为“父母官”,然后用各种各样的“杂技式言语”忽悠子民。突然,日本遭遇了天灾,很多日本人虽妻离子散依然不慌不忙,秩序井然。可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两岸三地却无缘无故地自乱阵脚,“盐”行举止有失泱泱大国风范。

 

日本一场天灾震出了亚洲的地缘政治,政府公信,民众素质,企业责任,震出了科学与愚昧,震出了雪中送炭和哗众取宠。3月19日晚上,笔者本来想熬夜看“超级月亮”,可是却敌不过睡意。睡梦中,笔者梦见日本天皇前去视察泄漏的核电厂,然后振臂一呼:“伟大的日本人民是吓不倒的。”于是,日本记者们就发出报道称,日本人民在英明的天皇和伟大的内阁坚强正确领导下,发扬“多难兴邦”的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谱写了一曲人定胜天的诗篇。

 

闹钟惊醒了睡梦中的我。走到阳台,想起一句敦煌曲子词“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本来想观赏一下“夜来皓月才当午”(温庭筠《菩萨蛮》)的美景,无奈雾太重,只好作罢。有人说,日本地震和海啸与“超级月亮”有关,许多科学家便出来辟谣。可是,令笔者感到奇怪的是,这些科学家为什么要这么信誓旦旦地认为自己才是科学的?凭什么如此匆忙下结论?

 

科学家的公信力其实和政府的公信力是一样的道理。地震发生之后,日本政府给日本人的感觉就是有公信力的政府,尽管能力是否足够另当别论。于是,民众遇到天大的困难都不会恐慌,因为他们的政府不曾忽悠他们,他们的政府让他们信得过。当一些国家把好人好事当成新闻来渲染时,日本人的坏人坏事才是值得报道的新闻。盐慌事件和超级月亮说明不少问题。

 

灾难发生之后,日本人不自负,也不自卑,因为在灾难当头,自负自卑其实是自残。但是,日本人心中有一杆秤,比如他们限制中国救援队的人数,谢绝中国军机的增援,甚至把跑到日本去做“慈善秀”的陈光标劝退。人家大难临头,你陈光标拿着钞票去秀,还在记者面前摆拍,这不是趁火劫名是什么?如果人家遭了灾,你跑去派现钞,还在灵堂前摆拍,像话吗?

 

看到两岸三地的“盐慌”闹剧,笔者不禁为新加坡政府和民众拍手叫好。在整个地震救灾的过程中,新加坡政府和其它大国一样迅速地派出救援队,献出捐款,处乱而不惊。新加坡位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所以,许多的应变机制具有一种天然的杠杆作用。都说大国有大国的气势,小国自有小国的精彩。这一次,新加坡的精彩就是向日本人“伸出手,献出爱,人间有情,我们真心同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扬日本人国民优点的同时也在鼓励狮城人民。

 

这就是“民治,民有,民享”的政府模式;这就是政府建立公信力的必修功课。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虽然不慎说出“天谴论”受到日本民众的谴责而道歉;可是,他的论调也许说不定真的可以帮助日本取得亚洲人民的同情,从而改善日本和许多国家的正常关系。总而言之,日本的一场地震,也许冲走了青铜器,冲走了南非钻,但是,却留下了人间的珍爱。

 

人间的珍爱不止是亲情,还包括政府的公信力。在地震后日本人的脸上,世人看到,百姓见到官员无需“巧言令色”(《论语·阳货17》,不必“见颜色而言”(《论语·季氏16》,不必“恂恂如也”,不必“足蹶”,不必“趋进,翼如也”,不必“屏气似不息者”(《论语·乡党10》。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