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法国梧桐树”为何牵动两岸的心?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3-22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1年3月22日) 最近,南 查看:
南京“法国梧桐树”为何牵动两岸的心?
作者:吴毅峰(2011年3月22日)
最近,南京引起了世人目光的关注,不是因为中山陵,而是因为城区里的所谓“法国梧桐树”。
到过南京的人都知道,市区有一排排的“行道树”;南京和外地人亲切地称之为“法国梧桐树”。据说这是当年宋美龄为了孙中山在南京紫金山奉安而从上海的法国租界购入的;有的专家却说这些所谓的“法国梧桐”根本就不是亲本意义上的“法国梧桐”,或者说,南京目前的这些法国梧桐树其实应该被称为“英国梧桐”,有点像马和驴杂交生出来的骡子的品种。
人们一般不会区分中国梧桐和法国梧桐的区别。中国梧桐也叫做凤凰木,属梧桐科;而法国梧桐则属悬铃木科,属下有八个品种。南京的所谓法国梧桐其实是“二球悬铃木”(也称英国梧桐),系由“三球悬铃木”(也称法国梧桐)和“一球悬铃木”(也称美国梧桐)杂交而成的。这些被南京人以讹传讹地热爱了将近一百年的所谓“法国梧桐”经渲染带有“百年民国梦”。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奇怪——许多东西人云亦云,习惯了也就被爱上了。这些“法国梧桐”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国梧桐”,但是却和孙中山,和蒋介石,和宋庆龄有些关系,于是也就和台湾扯上干系了。它们的肢体并不挺拔,但是却可以遮阳,虽然也会飘絮。可以说,以讹传讹的南京“法国梧桐树”已经成了南京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养子变成了亲生子一样。
南京市政府据说为了修地铁便决定移植这些树,也有人说是要砍树。砍树当然不对;而移植之后是否能够成活也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疑问就是,修建地铁是否一定要移开这些树呢?移树需要费用,以后如果再栽种其它的树还会在产生费用,这会不会产生“扩大内需”的猫腻呢?于是,听说有的南京人在树干上绑了绿丝带,最后还牵动了中国国民党立委邱毅的心。
如今,任何一件事如果扯上台湾,那就比较难搞;这或许是一些台企的员工为何宁愿选择跳楼也不会去“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权益的原因吧?在新中国建立的初期,北京其实也毁掉过很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如今开弓已经没有回头箭了。城市修建地铁是好事;南京也在为2014年的第二届青奥会做准备;今年还是“纪念辛亥百年”(台湾称“庆祝建国百年”)的重要年份;可是,南京市政府的领导者们和中国许多地方的官员一样,缺乏民意沟通的管道,缺乏舆论监督的力量,有时会把脏水连同小孩一起泼掉。究竟,修地铁非得要毁树木吗?
西安在规划地铁线路的初期也是十分没有经验的,因为没有考虑地底下的未知宝藏(宝葬)数量,结果后来地铁线路建设费了很大周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规划部门如果做什么事情都以“政经主旋律”为指引,那么GDP里面一定是充满了血泪和罪恶的。希腊曾经也发生过这种事情,因为他们也修地铁,也没有做好足够的勘察工作,结果大量的文物被破坏。后来,希腊人将错就错把古董碎片干脆在地铁车站橱窗里现场展示,算是“砸了大船捡回了铁钉”。
南京的“法国梧桐”是否需要搬家需要南京有关方面进行更加科学的论证,而南京市民和台湾具有“民国首都情节”的人士也必须尊重科学,而不是以政治或者个人情感来论证科学。一般来说,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雪亮的眼睛经常容易被聪明人蒙住。2011年本来是用来纪念一百年前中华儿女反帝反封建革命取得短暂胜利的一个重要年份;可是,两岸四地个别的城市却会因为各种原因在“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和“孙中山”这三个概念里绕圈圈而走不出来。希望不要把南京的“法国梧桐树”炒作成广州所谓“推普废粤”的南京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