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应如何回眸中国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网 2011-03-2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吴毅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最近,新加坡媒体密集地关注中国“百年辛亥革命”议题,并且一直在探讨“新加坡的角度”。 ,新加坡应如何回眸中国的辛亥革命?,

  最近,新加坡媒体密集地关注中国“百年辛亥革命”议题,并且一直在探讨“新加坡的角度”。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一件大事,因为它的发生导致了清朝政府的彻底崩溃,孕育了“中华民国”的诞生。中华文化和世界上的其它文化一样,对于同一件事情是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的,比如革命既可以被称为起义,也可以被称为暴乱或暴动。清朝晚期的中华大地四分五裂,山河破碎,外敌凌辱,民不聊生。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广州等地发动起义皆以失败告终;而当时的鄂军借助武汉天时地利条件,在清廷武装力量薄弱的地方发动起义,非常意外地成功了。

  今年是“百年辛亥革命”的纪念年。海峡两岸都有纪念的计划,但是至今却“没有共同的纪念计划”。在中国大陆,武汉,南京和广州都在争当纪念的主会场。平心而论,武汉,南京和广州都有资格和条件为自己的想法背书,因为武汉是所谓“首义”(这个概念曾经受到中国学术界的质疑)的地方;南京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地方,后来也是蒋介石政权的“国民政府首都”;广州则是孙中山早年活动的地方,而且靠近孙中山的出生地,即广东中山市。这些城市都是中国的优秀城市,如果获得纪念主会场的资格,经济上也有利可图。

  台湾虽然早就有了纪念的计划,并且组成了以萧万长“副总统”为主委的筹备委员会;但是,台湾却至今没有计划和中国大陆一起纪念,这就让海峡两岸很是尴尬了。台湾的态度其实还是马英九“不统”的一个体现方式。在台湾,民进党对于辛亥革命完全不感兴趣,也不想参与其中,因为它们有自己的想法;国民党则是把“辛亥革命”和“民国百年”联系在一起。本来,辛亥革命的成功就是中华民国的开始,这没有什么歧义。可是,后来的“中华民国”政府因为太腐败了,被中共领导的另外一场革命给推翻了。因此,两岸对于“辛亥革命”的地位评价是不同的。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2010年4月20日在台湾湖北(武汉周)开幕式上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推翻了几千年的帝制,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大陆官方媒体新华社说,“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隆重纪念辛亥革命,缅怀和宣传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对于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对于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勇敢担当历史责任,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看出,国民党强调“推翻帝制”;大陆强调“统一”。

  政治有时真的需要智慧。当年的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包括汉、蒙、满、回、藏;可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提出的“中华民族”其实后来涵盖了更多的民族。孙中山当年为了筹措经费和计划起义,在日本和东南亚,包括新加坡进行活动。当时的新加坡并非独立国家,所以许多华人帮助孙中山是因为有一种说不清的“中国人情结”。那个时候的许多政治家们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其实也不惜多方求助,包括向日本求助。中国历史的评价方式一贯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因此,像汪精卫这样既反蒋介石,又反共,还公开投靠日本,甚至在河内发出“艳电”的人,自然成为“历史罪人”。可是,历史上抱过日本的难道只是汪精卫?

  从政经常就是“站队”的一种“赌博”。在近代历史上,许多有才华有财富的人因为和汪精卫站在一起,后来也就被笼统地当成“汉奸”了。投靠外敌来获得政治力量当然不对;可是,如果投靠外敌而成功地获得政治胜利,那却是“王者的本事”。这个王者显然不是汪精卫。

  如今,海峡两岸的恩怨还没有释怀;那么,新加坡关注中国辛亥革命的角度又在什么地方呢?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