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百年感言

辛亥革命网 2011-04-01 00:00 来源:侨报 作者:黄克锵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虽然目前有人对称呼孙中山为“国父”有所异议,但他的功绩已为海内外同胞所充分肯定。孙中山被后人以民主革命先行者或国父尊称,已成事
 

  一百年前,中华优秀儿女怀抱革命自强、为民谋福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为辛亥革命的到来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普天下中华儿女,无论政治取向是否雷同,党派路线是否苟同,都应永远铭记这一段改写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

  虽然目前有人对称呼孙中山为“国父”有所异议,但他的功绩已为海内外同胞所充分肯定。孙中山被后人以民主革命先行者或国父尊称,已成事实,吾辈何苦争论于称谓而置民族复兴大业于不顾?

  两岸统一乃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根本。虽然距离一百周年辛亥革命纪念日尚有一段时日,但海内外不少人士正为此大张旗鼓地筹备。吾谨藉此文,再次缅怀当年为中华民族命运,奋起抗争、勇往直前、牺牲小我之民族英魂!同时也希望海内外中华儿女勿忘历史屈辱,共同为促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大业而努力奋斗。

  一百年前的十月十日,孙中山先生及无数中华英烈儿女为挽救中国于危亡,筚路蓝缕,浴血奋战,最终推翻了腐败的满清封建统治,迎来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新民主革命的胜利。时移世易,时代变化一日千里。可喜的是,时至今日,孙先生当年所提倡的“同心协力、复兴中华”之精神,仍激励普天下中华儿女,为开创中华民族之美好明天而勉力共进。

  “我上有父母,下有弟妹,妻身孕临月,毫无牵挂,只求许身报国!”怀着为天下人谋永福之决心,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毅然抛家别妻,以身许国,离家赴穗前遗下给其父及其妻两封绝命书,发出此番慷慨言语,凸现无数中华儿女为献身革命,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之英雄气节。奈何广州举义前夕,消息不幸泄漏,其中有人动摇,有人强调措手不及,欲取消义举。在此关键时刻,林觉民断然表示:“革命前仆后继,决无退却之说!绝不可失信于海外侨胞和大陆同胞!”言罢坦然赴沙场,舍生取义之时,年仅24岁。

  1911年4月27日,亦即农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起义者进攻两广总督等衙门,历经一昼夜的浴血奋战,大批义士纷纷于临阵激战中倒下,受伤被捕者仍英勇不屈,从容就义。广州起义虽不幸失败,但烈士们舍身度外、义无反顾的壮举,为中华民族近代抗争史写下了一页不可磨灭的壮烈诗篇。

  诚若孙中山所言:“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 在此大无畏精神鼓舞下,海内外无数中华儿女怀抱实现救国救民之坚定决心,前仆后继,历经万难,最终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新民主革命的胜利。

  每临穗城,吾必往瞻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追忆往昔,感慨万千,逝者如斯夫!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族又经历了军阀割据、北伐救国、日寇入侵……国家饱受坎坷与磨难之时,亦涌现出无数受新民主革命精神所鼓舞,立志拯救国家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志士仁人。碧血千年热,黄花百日春。先烈们舍身救国之精神天日可表,青史永垂! 一个世纪沧海桑田,中华民族于1949年彻底摆脱内受封建统治,外遭列强欺辱之厄运,唯神州大地尚未合一。孙中山在天之灵,定将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之句共勉之,凡华夏子孙皆应秉承新民主革命先驱们之遗志,协同一致,携手共创中华民族统一、强大的未来。

  (作者系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执行主席)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