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为民执政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4-01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1年3月31日) 孙中山先 查看:
纪念辛亥革命,为民执政
作者:吴毅峰(2011年3月31日)
孙中山先生提倡“三民主义”;其实,该理念后来也被许多政治家总结成“为民执政”口号。
然而,善良的人们经常搞不清楚,什么是“人民”。换而言之,人民的概念是如何得到量化之后而得以体现的?毋庸置疑,执政者自己其实也是人民的一份子。伊拉克的前总统萨达姆以及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还有就是如今仍在抵抗的利比亚上校卡扎菲,统统都是人民也。
我们可以来做一个社会调查。在一个法律意识不是十分健全的社区里,谁最有机会危及其他业主的权益?调查发现,那些有暴力倾向,有权力靠山以及有些闲置零花钱的业主也。如果,我们更深一步地研究,就会发现,原来暴力不但可以左右很多人的决定,而且可以控制民主的程序和方向。本来,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意向和自由权利很可能会在暴力和利益面前屈服。
这就是说,民主其实也有劣质民主和优质民主之分。很多人经过研究发现,那些有黑社会背景的人为什么经常会受到很多人的拥护?这是因为他们不但善于掠夺无辜善良者的资源,同时善于分赃他们所掠夺来的资源。于是,很多人为了个人利益就会出卖良知,出卖公共利益。
任何一个政府都要依靠一些人;可是,任何一个政府都不能被利益集团所绑架。政府一旦被利益集团绑架,那就是上了“断头台”。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一样)有房地产商绑架政府的严重问题,这是值得政府警惕的。政府出台很多降低房价的政策,其实不如一个政策管用,那就是用法制来治理官商勾结的腐败现象。所谓官商勾结,劣迹很多,危害也很大,完全可以置政府于不仁不义的境地;既然如此,为什么政府不管呢?这就是法律的软弱和无能了。
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民的素质。在被愚昧,被奴役了很久之后的群体中,民主的价值几近零。在荒蛮的人群中,理性没有地位,拳头才有分量。如果一伙人分不清什么是文明,那么野蛮可以会让他们感到更心安理得。没有受到教育的群体中,人民的概念等同于刁民。
于是,人们发现了这样几种情况——在100人中,其中2个人就足以左右其他98人的思想和行为;或者,其中98人会把大葱当成蒜苗;或者,其中98人会为了蝇头小利而放弃自己的理想;或者,其中98人会保护那个正在侵害他们利益的人,然后去伤害那个正在保护他们利益的人。没有法律意识的人是劣质化的人;有法律意识却肆意地掠夺他人利益的人也是会让人民劣质化的。所以,人们应该明白,为民执政的关键在于搞清楚,政府不能为刁民执政。
在封建专制的满清劣朝,慈禧太后因人而废言,不接受任何变革和改革的主张;李鸿章虽然搞了“洋务运动”;可是,“洋务运动”最后却成了他的亲信,朋友们大捞特捞的“捞钱运动”,直到被日本人在黄海中打败方如梦初醒。满清劣政的无耻之处就是让腐败成为人人都可以接受的一种“普遍国情民意”;神州大地变成“大有大贪,小有小贪”的“神偷大地”。当贪婪成为普遍现象之后,整个民族已经在面临“精神海啸”的末日了;当贪腐行为得到循环的机会之后,人民变成了“正义色盲”,对于各种侵害自己权利的行为视而不见,然后自己又不停地去侵害别人的权利。当奸诈成为很多人洋洋自得的绝技时,外国侵略者已经在磨刀霍霍了。当年的日本兵就是明白这一点之后,才轻易地在南京以一当百,势如破竹地残害无辜的。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之精髓在于,人民必须是有法律意识,有信仰,有礼貌,有教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