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不能因人废言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4-02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2日) 查看:
纪念辛亥革命,不能因人废言
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2日)
政治是无常物,因为从政是人们追求利益的途径,也是防止他人不当地追求利益的有效方法。
在中华文化中,人们容易产生两极分化—— 一类人一生不顾一切地追求政治功名;另一类人却不顾一切地避开政治纠葛。凡事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用传统的价值体系来评价,当官就有权;有权就有利,有利就是成功的。那些避开政治的人通常是政治阴谋诡计的受害者。
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历来具有双重的性格—— 一方面,他们知书达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另一方面,他们依附权贵,得道时鸡犬升天,失道时株连九族。在这种封建体系下,人完全丧失了自我,丧失了自尊,丧失了自由。当有才华的人受到扭曲时,他们的破坏力会更大。
秦始皇干过“焚书坑儒”的缺德事;慈禧皇太后杀害过“戊戌变法”的中华精英。在封建统治者的眼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也许,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并不成熟;可是,始于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在开始的时候同样困难重重,然而,却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带领大和民族走向了繁荣和富强道路。
说起来,中华知识分子还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料。很多人误以为,中华民族不尚武,其实不然也。武,有不同的层次。中华缺乏的是“武道”,当不缺乏“武术”。“道”和“术”是不同层级的技艺。同样的道理,中华民族并不是不聪明,也不是没有文化,而是太多人过于聪明,过于有文化,过于急功近利地想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文化知识用来换取荣华富贵。
于是,中华大地上出现了许多的“文痞”和“流氓”。这些文痞和流氓各显神通,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了极致,然后坑蒙拐骗,把社会的价值观不断推向垃圾深渊。“文化大革命”就是这种“文化痞态”的顶级展现。于是,无数的有良知的武将们和文豪们受尽了屈辱和迫害。
中国著名的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就是因为自己的知识和良知没有受到尊重而惨遭迫害;并于1957年因发表了“新人口论”学说而被划为“右派”的优秀知识分子。毛泽东一句“人多好办事”的圣旨就足以让这名有良知而正直的知识分子死无葬身之地。悲哀!
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彭德怀也是因为正直而被践踏的功臣。也许,人与人之间的恩怨不是外人所能轻易地了解和理解的。可是,这位曾经“横刀立马”的将军,在井冈山的时候保卫过红色政权;在延安的时候用两万的残兵对付胡宗南二十万的精兵;在朝鲜战场上,用生命和鲜血来“保家卫国”的一代骁将最后也落得妻离子散的下场。在开封和其它地方的一些纪念馆里,人们还可以看到当年红卫兵批斗彭德怀,批斗刘少奇,批斗王光美的照片。悲哀!
当年的光绪帝是怎么死的?不就是因为他希望改变王朝的境况,进行政治改革吗?封建的慈禧一人独大,不仅杀害了“戊戌六君子”和大批的仁人志士,还把光绪帝囚禁了起来。在慈禧临死的前一天,光绪也被人下毒杀害。一百年后,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达,当年的阴谋最终没有能够永久地掩盖,真相有幸大白于天下。当然,也有人说是袁世凯给光绪下的毒药。
历史就是这样,因为和政治牵扯而被不断地掩盖。孙中山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打破两千年的封建体制,让一切优秀的中华文化都走出地宫,走出人为的封闭,走向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