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人人都是志工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4-02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2日)笔者见过台湾 查看:
纪念辛亥革命,人人都是志工
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2日)
笔者见过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而且还和他握过手;所以,特别留意有关他的消息和言论。
郁慕明出生于上海,曾是医科大学的教授,后从政。2005年,身为台湾小党新党主席的郁慕明紧随连战和宋楚瑜之后访问大陆,并且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接见。记得他当时说过一句话,反“台独”才是真爱国。就这一句话,郁慕明让无数的人记住了他,因为他智慧过人。
在2005年的那个时候,海峡两岸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寒冬状态。台湾的政治人物“登陆”其实各有各的想法,不见得就是“真爱国”。记得在李登辉“两国论”出炉的时候,连战是欢呼过的,认为“这反映了台湾人民的心声”。可是,谁能料到,后来的李登辉虽然把脚踩在连战这一边,却私底下把油门加给了陈水扁。于是,在政治的无情游戏之中,连战得到了两次宝贵的机会,却两次都与“总统”擦肩而过。2004年3月19日的那两颗子弹,既帮了陈水扁,也帮了连战,因为陈水扁因此“意外”地连任,而连战也找到了下台阶。
宋楚瑜的调子是“搭桥”,也就是在台湾和大陆之间做中介的那一种。其实,宋楚瑜和连战之间的恩恩怨怨本是政治游戏中的常态;可是,谁能说他们的心中会没有疙瘩——“船过水无痕”呢?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就是功利政治!
既然政治是功利的,那就好办了。于是,从连战登陆开始,两岸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在经济和利益之间打转。国民党是老党,身躯庞大,人员盘根错节,你争我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亲民党是一个新党,有人才,没钱财。宋楚瑜凭借个人的凝聚力,团结了一批精英在身边。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宋省长的本事再大,开门七件事,每一件都是要钱的。
新党虽然名字有“新”字,但其实年份比亲民党老一些。郁慕明给人的印象就是头脑清晰,说话有条理,不拖泥带水。前一段时间,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提出“存异求同”,郁慕明马上反应,提出了“存异求统”,让人眼前一亮。反倒是连战在理论上没有建树,经常到处旅游。
说到国民党,就必须提到吴伯雄。吴伯雄是一个有大智慧的政治家。在北京见他时,他十分的平易近人,没有传统中国官员那种官气。2007年2月14日,刚刚当选国民党主席不久的马英九因为被民进党算计,涉案遭起诉后辞掉党主席一职,暂由吴伯雄代理。也正是这个因缘际会使得吴伯雄久被埋没的才华得以大放异彩。相信,若干年后,吴伯雄的名字会很响亮。
郁慕明最近在接受广州《南方日报》记者访问的时候,就“辛亥革命的精神”提出,“牺牲自己的生命,开创新时代”。这个说法真的很有见地,因为辛亥革命精神固然像连战在2010年武汉台湾周开幕式上所说的那样是“反帝反封建”;可是,考虑到两岸目前在民主体制上的现实差异,还考虑到中国大陆对于“和平统一”的信念,郁慕明提出“民族自立,自强,团结一致的精神”其实是两岸都可以接受,而且不会引起尴尬,也不会造成政治歧义的变通。
当年的孙中山以及革命者们的确是“牺牲自己的生命,开创新时代”;当年的革命者们也希望“民族自立,自强”,然而,他们不够“团结一致”。后来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也不够“团结一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两岸不论是不是站在一起举办纪念活动,关键在于要“团结一致”。然而,凡事说来容易做到难。面对这个目标,郁慕明是一名志工,很多人也都是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