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理顺中日关系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4-10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10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纪念辛亥革命,理顺中日关系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10日)& ,纪念辛亥革命,理顺中日关系 [投稿],

纪念辛亥革命,理顺中日关系

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10日)

 

        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是因为当时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对恶劣造成了交通的瓶颈。

        如今的中日关系,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难于上青天”。好在,孙中山讲过,知难行易。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如果知道一件事的核心困难之处在什么地方,那就容易摆平了。

        那么,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到两国的某关节就会出现摩擦呢?除了两个国家“生辰八字”引发性格无法互补的原因之外,还有就是文化的差异。

        很多人以为,中日两国的地理位置相邻,文字同是使用汉字,长得也很相像,为何会有差异呢?这其实就是橘柑和柑橘的差别。双方都不应该试图去同化对方,就像“宝马”的车轮不适合“奔驰”一样的道理。日本曾经向中国学过很多东西;但是,那不意味着日本必须隶属于中国。反过来说,如今中国向日本也同样学了很多东西,也不意味着中国必须隶属于日本。

        日本在很长的时间里插手过中国的内部事务,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上。日本人帮助过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推翻了满清劣政,反过来又扶持溥仪在满洲搞“复辟”,建立伪满洲国;日本人侵略过中国的大好河山,反过来又帮助共产党削弱了国民党的正规军事力量,歪打正着帮了中共。历史的是是非非有时是因祸得福,有时又是因福得祸。这是传统的“祸福相倚”的道理。

        日本打败过清朝,也打败过国民党;可是,日本没有打败过共产党。没有错,在“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输了,因为平时舰队用大炮晾晒衣服;没有错,在“南京保卫战”中,蒋介石输了,因为国民党军队根本就没有凝聚力;没有错,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很残暴,可是,当年的蒙古人打进中原的时候难道就很斯文吗?还有,当年的苏联军队打进中国东北的时候,难道就很斯文吗?当然不是!关键在于,人们有时容易记得一部分,忘记另一部分。

        仗是曾经打输了;但是,那已经成为过去了。如果今后再有战争,那就好好打便是了。可是,66年过去了,时至今日,许多的电影导演还在利用不健康的“极端民族情绪”来挑拨,为影片票房贴上“儿童不宜”的标签——这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商业行为,甚至是“伤风”行为。

        外交领域的工作人员也必须留意自己的形象。日本遭受了地震和海啸的袭击,并且引发核危机之后,中国政府及时提供援助,当然是善举。但是,行善必须“好事做到底”。为什么没有一个国家抱怨日本接受救灾物资的交接方式,只有中国的驻日大使表示不满呢?如果是双方都担心灾区有核辐射的危险,那就在没有核辐射的地方交接就是了。这是大使馆的工作啊!

        很多事情如果转述的时候偏离一点点就和事情的原委不一样了。中日两国不应该“望文生义”,不论是做什么。日本遭难了,有些中国的报刊就提出“Japan should identify its real problems, learn from wartime lessons, and reform its structures and diplomatic focuses”(笔者译自2011年4月8日《中国日报》:“日本应该找出真正的症结之所在,从以往的战争中吸取教训,并且改革其结构和外交重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还提出日本应该改变移民政策,改变其人口结构,等等。看了这样的文章,很多人一定感慨万千,中日关系肯定很难理得顺!

        日本人曾经落井下石,受到很多的指责。其它国家也应该明白,他们自己千万不能落井下石。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