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祭 凸显两岸史观差异

辛亥革命网 2010-03-22 00:00 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作者:清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中山是两岸的“公共财富”,他所领导的革命对近现代中国的民主化、现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两岸因历史分合、主权纠葛,对辛亥革

  面对明年10月的辛亥百年祭;两岸目前是一边积极筹备“庆祝中华民国建国100周年”,一边热烈倡议“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成功虽然等于中华民国建立,但因两岸史观在1949年之后呈现剧烈变化,庆祝或纪念的本质意义就截然不同。

  在两岸争取辛亥革命历史诠释权,强调继承孙中山革命精神的背后,反映出两岸60余年来分治现状难以破解。尤其,台湾政局在经历本土化、民主化,以至两度政党轮替以来,早已将中华民国体制视为“二次共和”的新政体,对辛亥革命的传统认知也已渐趋式微。

  大陆对孙中山的历史评价,则视为“革命先行者”,民革中央甚至都已认定几代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相较于台湾,作为中华民国国父的孙中山,在台湾本土化的历史教育过程中,领导革命的形象早已变得模糊。

  孙中山是两岸的“公共财富”,他所领导的革命对近现代中国的民主化、现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两岸因历史分合、主权纠葛,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涵呈现截然不同的史观认知,但孙中山“和平救中国”的临终之言,对两岸谋求和平发展新局,应具有现代启示意义。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