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僵尸服务”想到的

辛亥革命网 2010-11-05 0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中国青年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明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以辛亥百年为主题,各地将展开一系列学术研讨、大型庆典、会展博览、观光瞻仰等活动,近期,笔者实地考察了这
 

  明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以辛亥百年为主题,各地将展开一系列学术研讨、大型庆典、会展博览、观光瞻仰等活动,特别是武汉、中山、广州和南京,纷纷举区域之力,迎接辛亥百年纪念。近期,笔者实地考察了这四个地方辛亥时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情况。

  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地,是国内主要的辛亥文化遗存地之一,以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和伏虎山辛亥名人陵墓群为代表。在武汉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清晰地表明:“积极筹备辛亥革命100周年文化活动,启动辛亥革命文物修缮整治工作”。目前,武汉对辛亥革命遗产的利用,一方面免费向公众开放;另一方面,遗产保护严重失衡,遗产保护的无序,日常维护的涣散,以及博物馆的“僵尸服务”,导致了辛亥革命遗产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严重不足,扭曲了其根本价值和社会功能。

  作为海内外知名的辛亥革命遗产,武汉伏虎山辛亥名人陵墓群呈现出无序保护状态。该陵墓群是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陵墓群处于某机构的家属大院之内,缺乏专业专职的维护人员;整个陵墓群仅用铁丝网和周边的建筑工地分隔,被居民小区、建筑工地紧紧包围;主要陵墓的日常维护工作非常涣散,陵墓碑文残缺不全,杂草丛生,破败之气弥漫四野。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今名“辛亥革命博物馆”,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博物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僵尸服务”,接待人员的服务意识薄弱,对参观者的接待态度冷淡,我去时看到接待人员有打手机聊天、导游人员脱岗等现象。馆内游客服务中心形同虚设,空无一人,缺乏明确的参观指引标志,文字说明又显草率,让参观者进入遗产地之后一头雾水,糊里糊涂推门,糊里糊涂参观,缺乏有效的参观引导服务,缺乏必要的说明引导设施,这既不符合文博设施的要求,也难达到旅游服务相关标准。

  和武汉一样,广州也是国内主要的辛亥文化遗存地,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史迹35处。广州黄花岗起义烈士墓海内外闻名。《广州市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加快辛亥革命博物馆建设”,拟投入相关建设资金2.26亿元。目前,黄花岗起义烈士墓位于黄花岗公园内。对烈士墓进行文化公园模式的利用本属正常。但是这个类型的文化公园的利用模式,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应格外注意瞻仰区和休闲区的分离规划,这样才能既保障人们对烈士墓的拜谒瞻仰之求,又能满足游客休闲娱乐之需。一旦两个区域重合,或者交错不分,就会让公园的娱乐功能严重破坏烈士墓肃穆安静的瞻仰功能。比如,在黄花岗烈士墓碑前,笔者看到人们围坐打扑克,练习交谊舞。吹拉弹唱之声、强烈的娱乐休闲气氛,破坏了瞻仰区应有的肃穆氛围。此外,由于细节规划有误,一些草坪包围了墓碑,造成游客无法祭奠。

  博物馆、文化公园、名人陵墓,均为区域文化旅游的优势资源,免费开放,只是一种方式而已,改变不了服务业的归属。一个实体是否门票免费,既不是其管理优劣评判的标准,也不是其运营维护的归宿。文化资源变为旅游发展的资源,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源转换,“服务”属于旅游资源的范畴,是旅游发展的“硬件”。“僵尸服务”本来是文博领域的一个通病,如今,蔓延到文化旅游领域,着实令人忧心!一家之言,以警醒之。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